绍兴 | 老手艺后继有人,舞龙少年“炫”翻运动会

2025年10月22日 15:47:15 来源: 作者: 通讯员 邵颖超

锣鼓喧天,彩龙翻腾。10月21日,绍兴市柯桥区秋瑾中学的运动会开幕式上,一场由学生演绎的非遗舞龙表演吸引了全场目光,这也标志着派驻绍兴柯桥的省级文化特派员“非遗舞龙传承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为龙尾山村的特色文化名片,水上舞龙源于吴越王钱镠斩龙护乡的传说,是江南水乡独有的民俗符号。但这份老手艺,曾一度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今年5月,在省级文化特派员蓝珊华的推动下,柯桥区福全街道龙尾山村与秋瑾中学达成合作,启动“非遗舞龙传承计划”,探索“专业引领—教育转化—乡村活化”的非遗保护新路径。

运动会开幕式现场,专门设置了舞龙文化介绍与展演环节。学生们在锣鼓声中默契配合,完成多个舞龙造型,展现出传统与青春的融合。

文化特派员“牵线”,舞龙老手艺在校园找到“新传人”。邵颖超 摄

“舞龙融合舞蹈、音乐与杂技,不仅锻炼团队协作,也让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秋瑾中学副校长徐坚表示,学校致力于构建地域非遗教育体系,此次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辟了新途径。目前,秋瑾中学已组建舞龙、舞狮4支队伍,吸引30余名平均年龄约15岁的学生加入。

“我们村里舞龙队队员平均年龄已五六十岁,曾经最揪心的就是这门老手艺后继无人。”龙尾山村一位舞龙队队员感慨,“如今看到孩子们练得这么起劲,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心里真是踏实了!”

秋瑾中学组建的2支舞龙队,已有队员19名,平均年龄十五六岁。邵颖超 摄

这场精彩的表演背后,是专业的支撑。在文化特派员蓝珊华的协调下,浙江大学舞龙专家姜凯进校送教,从握杆到步伐,系统指导学生;龙尾山村的老艺人也亲自把关,手把手打磨动作细节,让古老技艺与青春活力完美结合。

操场上,彩龙翻飞与学生的欢呼交织,绘出一幅传统与青春相融的生动画面。这场别开生面的非遗首秀,不仅为运动会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味,更让千年舞龙在青少年中找到了新传人,为乡村非遗振兴与校园文化建设架起了新桥梁。

传统舞龙与科技舞龙同场竞技。本图由 AI 工具生成,蓝珊华策划

责任编辑: 蓝珊华、张丽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