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派员手记 | 李信:以有生命力的群众文化工作为乡村振兴赋能
文化特派员手记 | 李信:以有生命力的群众文化工作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5年03月17日 14:44:41 来源: 作者: 省级文化特派员 李信
近日,结束在村里的调研后,应绍兴市上虞区道墟街道文化站站长马德良的邀请,我到肖金村观看那里正在举行的道墟街道庆“三八”暨第七届“品质道墟”民间才艺比赛(戏曲专场)。
绍兴市上虞区道墟街道庆“三八”暨第七届“品质道墟”民间才艺比赛(戏曲专场)现场。李信 供图
我还没到肖金村文化礼堂,就看见热情洋溢的村民三三两两朝礼堂走去。刚进入文化礼堂所在的大院,就听到屋内传来清唱声、器乐声,以及村民的笑声。院内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不时还有村民从文化礼堂进出。惹人注意的是,不少人脸上带着妆,还有些换了表演用的戏服。
进到文化礼堂,放眼过去,前排坐着负责打分的评委,后面坐满了前来观看比赛的村民。还有一些表演者在最后排做准备,工作人员穿梭其间进行确认。我凑到跟前,看到节目单上共有21个节目,表演者来自十多个村,还有道墟社区、戏曲协会的表演者,其中有单人表演,也有双人表演。
到下午2时,比赛准时开始。伴随主持人的报幕、大屏幕上变换的节目背景,表演者依次登场,在规定时间内展现自己的绝活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听到主持人介绍,其中一位表演者已经82岁了。等他上台,我忍不住要尽可能靠前拍几张照片,记录下他的风采和表演瞬间。
道墟街道庆“三八”暨第七届“品质道墟”民间才艺比赛(戏曲专场)现场。
据道墟街道党工委相关人员介绍,道墟街道近年来大力推动群众文化工作建设,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举办多种民间才艺比赛,建成涵盖草根艺人、乡村“民星”、优质节目的文化资源库;通过大力发展群众自办文化,引导农民从“旁观者”变为“创造者”,实现“零成本”完成整体文化大戏,做到了群众自发自愿形成。
作为文化特派员,我深感要积极学习了解这样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好已经比较成熟的体制机制,在结对村开展探索,“花小钱办大事”,将种文化、育文化落在实处,以有生命力的群众文化工作为乡村振兴赋能。
(作者简介:李信,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省级文化特派员,目前结对绍兴市上虞区道墟街道称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