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北大辛德勇教授新作《中国印刷史研究》面世

2017年03月21日 20:31:33 浏览量: 来源:中国搜索 作者:尚晓岚

360截图-4828527.jpg

  3月12日,北大历史学系辛德勇教授携新作《中国印刷史研究》,在三联韬奋书店五道口店与读者见面。秉承一贯的直言不讳和“吐槽”风格,辛德勇介绍了书中的主要论点及印刷史的相关知识,也剖白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治学理念。他说,自己在研究中往往“另立新意”,是因为“要像小孩子一样真心思考”。

  《中国印刷史研究》由三联书店出版,实际上由三篇论文组成,集中论述了中国古代印刷史上一些关键的基础性问题,对若干多年来的“定论”提出了不同意见。比如,铜活字印书,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曾盛极一时,这是海内外学术界的共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而辛德勇认为,由于明朝铜资源的紧张与铜原料的昂贵,政府法律对民间用铜的严格限制,以及铜的硬度太高,当时缺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史料中的“铜板活字”或“活字铜板”,指的并不是“铜活字”,而是指安放活字的板是铜制的。

  辛德勇的演讲对活字印刷多有涉及。他说,《梦溪笔谈》记载的毕昇和泥活字,大家似乎一直都认为很重要,实际上这种“薄如钱唇”的活字,使用起来效率极低,所以“毕昇的技术毫无用处”,宋代也根本没什么人采用。其实,不仅是毕昇的活字,在整个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上,雕版印刷一直是绝对的主流,活字印刷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其印制效果、美观程度也远不及雕印书籍。针对青阅读记者就此的提问,辛德勇教授进一步讲解了雕版印刷相对于活字印刷的优势。他说,第一,雕刻的书版可以长期反复使用,当印制达到一定规模,比如印制历代都要使用的经史子集,相对于活字印刷优势就很大。第二,雕印的工匠可以不识字,但是活字印刷要求工人至少认得三千来字,为了排列活字甚至要懂一点音韵学,这对工匠的要求就很高,不利于普及和提高效率。

  此外,辛德勇教授也没少针对学界风气吐槽。他对文史学科普遍采用“从西洋舶来的高大上的理论和方法范式”,或高悬“问题意识”表示不满,认为这类框架虽然有助于使一些研究深化,但普遍趋同,会妨害学术发展。他认为人文科学研究本是“高度个性化”的,每个人都应该选择自己最喜欢也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做研究。他强调要“像小孩子一样思考”,努力求真。“小孩子最大的特点是刨根问底,很多学术领域所谓‘天经地义’的东西,实际上经不起小孩子不断地追问为什么。如果以这些东西为基础,那么研究就是建立在流沙之上。”他表示,《中国印刷史研究》就是他在北大开设古籍版本学的课程期间,发现有一些关于印刷史的通行说法经不起追问,自己都不信服,更不能给学生讲清楚,由此才费了很大力气做研究。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