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化浙江满目秋实 文艺精品硕果累累

2014年09月20日 15:27: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吴凌云

  金秋,蕴含着成熟、收获、喜悦。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浙江文艺精品创作再传喜报:在刚刚揭榜的全国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名单中,浙江共有10部作品获奖,为新世纪以来最好成绩,浙江省委宣传部获“组织工作奖”。

  这10部作品,你是否耳熟能详:电影《听风者》,电视剧《焦裕禄》、《温州一家人》、《国家命运》,越剧《我的娘姨我的娘》,广播剧《海螺心》、《你的飞翔我的梦》,歌曲《同志们》、文艺类图书《回家》,歌剧《红帮裁缝》。

  9月13日,北京京西宾馆,全国文化艺术界人士济济一堂、相谈甚欢。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在这里揭晓。全国186部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代表了近两年我国文艺创作的最高成就。

  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要加强文艺创作生产的组织引导,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发挥“五个一工程”的龙头作用,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据“五个一工程”评选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从9月中旬开始至10月中旬,将在全国范围开展“五个一工程”展演展映展播展示活动,集中推出获奖作品。

  恰逢新中国成立65周年,这张骄人的成绩单与浙江精神文明建设的繁盛互为镜像,成为共和国生日最好的献礼,也是奉献给人民群众的美好精神食粮。榜单的惊艳自然与浙江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密不可分。

  近年来,浙江文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双脚踩在大地上,自觉走进群众中,为时代喝彩,为人民讴歌,步伐坚定而扎实。文化浙江,便有了如今的硕果满目。

  作品接地气,才有好口碑

  文艺创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如果一部作品能够抓住好的创意精雕细刻,又能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那么这样的作品堪称精品力作。在这方面《温州一家人》算是做到了。

  “《温州一家人》揭示了中国人奋斗的另一面,包括温州在内所有国人的‘闯出去’,都没有丢掉中华民族的根,没有丢掉中国人的向心力。这是‘温州精神’里一个重要的部分。”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认为,“温州人、温州文化、温州性格就是中华民族性格中间最具有闯荡性格特征、最具有冒险性格的。”

  时间追溯到2008年6月,当浙江影视集团公司决定要创作一部有关“温州人”的有史诗质感的电视剧时,谁都没有想到4年后这本片子在央视播出时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响,“温州人”三个字一下子成为网络热搜词,“温州精神”再度引起热议,一些温商重返大众视野。

  这样一个讲述浙南地区的人闯世界的故事,谁来拍,谁能把它拍好,浙江影视集团公司站了出来,挑下剧本创作的重担。定下编剧高满堂之后,一行人从温州采风到欧洲,为的就是接触更多的温州人,听到更多温州人的故事,这样写出来的温州人才会真,创作出来的剧本才会接地气。

  《温州一家人》虽然不是温州人写的剧本,但是在剧本开拍之前,剧组邀请温州作家李涛对剧本中的温州元素做了最终的调整,细心的观众发现,剧中经常会出现“排排阵”(商量商量的意思)等温州俗语。

  值得一提的,还有电视剧片尾曲的乐清民歌“对鸟”,通过对这首歌的通俗化处理,许多观众对它产生了亲切感,甚至能哼上几句。

  就在《温州一家人》热播的同时,另一个讲述“最美浙江人”故事的越剧《我的娘姨我的娘》悄悄启动。《我的娘姨我的娘》以“最美浙江人”吴棣梅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海岛医生吴玉梅40年坚守与奉献的感人故事。编剧余青峰和主演王滨梅在剧本创作前期,专程赶到吴棣梅所在的小岛,与这位海岛医生面对面地聊生活聊工作,感受海岛医务工作者的艰辛与坚守。

  “虽然去之前,我看了一些对棣梅娘姨的报道,但是真的去了,我才对‘坚守40年’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感受。”也许正是有了切身的感受,余青峰笔下的“吴玉梅”并不是一个“高大上”的人物——医术并不是太高明,然而她却怀有一颗对病人的关爱之心,从而真正唤起公众对这位海岛医生的尊敬和喜爱。

  《我的娘姨我的娘》推出后,已在全省范围内演出50余场;《温州一家人》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收视率一度冲到2.33,稳居同时段电视剧收视第一。

  讲好中国故事,记录时代变迁,赞颂人间大爱、抒发百姓情怀,这应该是《温州一家人》、《我的娘姨我的娘》获奖的主要元素。而《焦裕禄》、《国家命运》、《海螺心》等获奖作品也无不显示这样的共性。《焦裕禄》全方位再现焦裕禄的人生历程,质朴地还原了焦裕禄作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的好书记的光辉形象;《国家命运》是以我国“两弹一星”研发历程为主要内容的纪实性长篇电视剧;《海螺心》根据浙江舟山岱山县的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一段历经半个多世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这些作品都是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人物形象,生动艺术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机制人才资金

  催生精品佳作

  社会和时代需要精品佳作,而优秀作品的孵化生产,离不开宽松优良的环境和机制,离不开多门类的优秀人才,离不开多渠道资金支持。

  近年来,浙江通过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助推的各类创作项目有100多个,本届浙江上报的“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大多来自于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入围项目。全省各地各部门文化精品工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省文化厅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省新广局影视动画精品工程,省新广局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的文艺精品出版工程等,在促进精神产品创作生产、提升创作质量上起到了引导和激励作用。杭州市、宁波市实施文化精品工程,设立重大题材专家咨询小组和文艺创作题材库,创新工作内容和服务形式,其他各市也都有相应的扶持机制和助推平台,不断催生精品力作。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表示,这些年,浙江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省级层面积极实施一系列文化人才工程,各市都有不少好的做法,成效显著,值得肯定。一直以来,浙江十分重视各类文化人才的培养,积极实施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组织实施文化名家造就计划,推进文化创新团队建设,更加重视青年文艺人才的培养,在总结青年戏剧人才培养“新松计划”的基础上,陆续推出青年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新峰计划”、青年作家培养“新荷计划”、青年影视人才培养“新光计划”等,为精神产品创作生产提供人才支撑。

  为更好地体现文艺精品创作上的政策导向,浙江不断加大对重点文艺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每年仅省级层面的扶持资金就超过3500万元。像杭州市、宁波市每年用于精品扶持、奖励的经费都超过2000万元,为更好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有民营两翼齐飞

  本届评选所跨时段,正是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省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20%以上,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7%左右。如今,文化体制改革的效果,开始体现在“浙产”的创作视野和模式机制上。

  一方面,国有文化单位继续得到扶持,本届选送的许多优秀作品是来自于像浙江影视集团、宁波演艺集团等转企改制的国有文化生产单位。这些国有文化单位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面向市场、寻求突破、精心打造优秀作品,成为浙江精神产品创作生产的中坚力量。

  另一方面,浙江从经济小省、外贸小省成为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得益于民营企业的千军万马,而在影视剧产业里,影视浙军同样是民资的千军万马。目前,仅全省的民营影视机构就有700多家,注册资金超过70亿,涌现出像浙江华策影视有限公司、浙江长城影视公司、浙江永乐影视公司等品牌企业,其中浙江华策作为“中国电视剧第一股”,成功登陆创业板,市值成功突破230亿元。

  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近年来持续井喷。“两弹一星”题材电视剧《国家命运》、英模题材的电视剧《焦裕禄》,谍战题材电影《听风者》等,全都带着“浙江制造”的Logo。而且,这些作品均出自民营文化企业,他们主动担纲主旋律题材创作,形成了我省影视创作的特色和亮点,被业界誉为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浙江现象”。

  同时,合作剧不断涌现。像《温州一家人》、《国家命运》、《听风者》等,都是以我为主、跨省合作的典范之作。省内不同文化单位之间也在进行资源整合,如越剧《德清嫂》由湖州德清县与杭州越剧团联合打造,创新演出模式,明星班与草根班分头推进,在城市与乡村共演出120余场,常演常新。这种文化的塑造和被塑造,无一例外地都融汇在浙江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叙事当中。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