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县委书记访谈】

“狮团攻坚”锻造一支优秀干部队伍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瓯海区委书记厉秀珍访谈
2016年09月20日 10:25:08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余建红

  简历:

  厉秀珍,男,汉族,1963年5月生,浙江永嘉人,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温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温州市瓯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等职。现任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瓯海区委书记。

厉秀珍换图.jpg

  “夜考”感悟:

  是课堂,是赛场;是学习的机会,是干事创业的新起点。

  记者印象

  和厉秀珍书记约采访时间,由于其工作日程安排太紧,距采访前的几小时才定下来。

  对厉秀珍来说,工作的常态大抵就是这样的,他说基层工作重在执行、落实,要在及时、有效,因此,奔波、忙碌就成为常态。双休日他喜欢自己开车到办公室,处理完公文后,他又喜欢一个人开车去村里,因为这时候不会“惊动”人,能了解点基层更真实的情况。厉秀珍说,当领导干部要对基层“有责必挑,有问必答,有请必到”,更要求“不请自到”,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主动去了解真实情况。

  而他认为的“最好的休息”,则是看报看书。党报党刊每期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省委、市委的精神都在上面。偶尔也看一些《读者》和《青年文摘》等杂志,书籍喜欢国学方面的,《红楼梦》及其相关评论他也爱看看。也正因为如此,瓯海区的干部听厉书记讲话,经常能听到他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厉秀珍说,前人智慧,做人道理,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坚守的,把这些结合到讲话之中,有血有肉,耳熟能详,让人信服,大家才爱听。

  厉秀珍说,人们熟知宋朝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更喜欢范仲淹的另一名句:“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

  “前者讲的是如何做官,后者讲的是如何担当”,厉秀珍说。

  厉秀珍手书

厉书记对瓯海希望一句话.jpg




  书记访谈

  记者:当下,瓯海区城中村改造如火如荼,为什么区委、区政府把这项工作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厉秀珍:瓯海最短的短板就是城市建设短板。一直以来,瓯海就面临着“有区无城”的尴尬境地。从1981年建县开始,30多年的发展就是围绕着由城郊向城市转型展开的。目前,瓯海实际城市化率仅20%,有50多万外来人口,存在企业“低小散”、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只有城市转型了,环境变好了,宜居宜业,社会心态、市民信心、基层治理才会随之改善。

  近年来,省市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改一拆”工作,指出“三改一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坚持将城中村改造推向纵深,全面建设“两美”浙江。当前,温州大都市化战略深入推进,瓯海全域城市化步伐加快,随着中心区、高铁新城、西山路沿线、特色小镇、南湖版块等重要片区的崛起,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已经成为瓯海提速城市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今年以来,瓯海全面启动了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我认为,这是补短板、促均衡、增后劲的历史性机遇。按照计划,瓯海今年将完成列入市年度攻坚计划的10个行政村(区块)的改造,共3011户,拆迁面积约54万平方米。同时,自我加压实施梧田街道5个行政村(区块)的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筑面积约9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

  记者:城中村改造被称作天下第一难,瓯海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克难攻坚、破解难题的?

厉秀珍:前有“牛山速度”,现在有“三垟新速”“净水速度”“高铁速度”“郭溪力度”……这些都是瓯海近些年城中村改造中的样板项目,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典型之多,前所未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佳绩,与我们“狮团攻坚”历练干部的做法是密切相关的。

  三垟湿地公园是温州“5+2”亮点区块之一,将打造温州的“城市绿肺”。按照“一年大攻坚、两年出形象、三年展新貌、四年大开园”的要求,瓯海去年重点启动湿地内丹东村、沙河村整村搬迁工作。征迁之初,我们选派68名“狮子型”干部进驻沙河村和丹东村,分别组建7个团队,将现场指挥办公室从街道搬到村里。之前这个项目进展缓慢,实行“狮团攻坚”后,短短39天时间,两村的签约户就从8%上升到98%,又经过短短55天,两村实现了整体腾空,创造了全市城中村改造中的“三垟新速”,也为全市城中村改造注入“强心针”。“三垟新速”进一步证明,“狮团攻坚”是城中村改造破难的好办法。

  近年来,瓯海取得了累累硕果:“三改一拆”获得省先进单位称号,“五水共治”工作连续两年夺得“大禹鼎”,温(瓯)商回归工作连续多年排名全市第一。

  站在“十三五”发展的新起点,瓯海区将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念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拆、治、归”三字经。

  记者:瓯海在“狮团攻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厉秀珍:“狮团攻坚”让干部到吃劲岗位练兵,在城中村改造一线中考验真本领,不仅为中心工作落实提供了强大的人力保障,也使干部自身能力得到提升、作风得到了改进。对下派的攻坚专员,我们实行“全程督战”模式,对攻坚进度、难题和成效实行一周一通报、半月一协调、一月一排名及末位约谈机制。组织部全程跟踪、全程考察,激发出干部“5+2”“白+黑”的连续作战精神。同时,我们还在攻坚前线建立了临时党委,由分管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党委书记、业务骨干担任党委委员,每月区级层面召开联席会议,现场解决征迁中遇到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联合市委党校创新青年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把干部课堂搬到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一线。今年第二期城区中青班干部培训创新教学方式,在培训期间安排1/4学习时间在党校学习,其余时间下沉到城中村改造破难攻坚一线进行“沙场练兵”。

  今年是换届之年,面对村级组织“矛盾爆发期”“心理冲撞期”“人情拉拢期”三期叠加,容易出现村干部创业激情减退,为选票当“老好人”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对标攻坚·考绩择才”工作,全区申报重点工程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和基层治理创新等攻坚项目878个。通过这一举措,让好干部留下来,让差干部待不住,让干部在干事中树立威信。

  我觉得,瓯海的“狮团攻坚”,不仅有力地推进了城中村改造工作,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一支敢打硬仗、甘于奉献、争先为民的干部队伍。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