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尝到了党建的“甜头”

2016年06月20日 14:34:00 浏览量: 来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作者:朱诗意

679-3388460.jpg.jpg

  汪锡文

  安徽鲁班建设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安徽省人大代表,曾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全国创业之星、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等荣誉。


  Q:本刊记者  朱诗意   A:汪锡文

  Q:从鲁班集团的前身南陵县第三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1994年建立党组织至今,您一直是集团的党组织书记,董事长与党组织书记这双重身份给您和企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A:我是1992年入党的,一直担任公司的党组织负责人,回首20年的书记生涯,为了抓好党建工作,我和企业党委班子花了很多心血,但是却让企业尝到了甜头。

  对我个人来说,做党建工作给我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途径,比如参加一些党建方面的会议,或是相关的报告会、学习会,可以听到我党最前沿的一些思考、理论和发展方向,对我个人有很大的提升。而对我们企业来说,则可以更好地把握住当下的政策热点和关注点,明晰企业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对我们做决策也有很大的帮助。

  企业党建的核心使命是什么?我认为,关键在于引领企业发展的方向。企业党组织把企业的发展难题和矛盾收集上来,把最新的方针、政策传递下去,把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能牢牢把握前进的目标和航向。比如在党的十八大后,我们集团党委及时学习了十八大报告,特别是学习其中对经济部分的阐述,同时结合企业实际,形成了“打造红色阵地,倡导绿色发展”的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再比如,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也让我们很受鼓舞,鲁班集团具备建筑、地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和经验,在新型城镇化领域将迎来更大机遇。

  Q:鲁班集团虽然从建筑业起家,但是很早就开始涉足农业领域,而“大浦试验区”从建立、发展至今,被称作“工业反哺农业”的典型案例,您怎么评价它的价值?

  A:“鲁班”做了很多年的建筑,从名字上你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公司最早的定位。不过,建筑行业竞争特别激烈,公司的发展空间也已经到了一定的瓶颈期,所以早在2006年,我们就开始谋划产业转型,进军农业领域。

  我们组建了安徽鲁班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0多亿元,总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建设大浦新农村试验区。试验区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企共建、政策创新、产业推动”的思路为指导,以“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持续化”为总体目标,已建成大浦新村、万亩标准化良田、特色果蔬园、大浦现代农业博览园、组培中心、驯化中心、中国现代农业育秧育苗生产中心等项目。

  建立“大浦试验区”,对企业来说,这是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原有的产业也可从中找到新的机遇。这将成为我们“鲁班”未来的主要产业,我们已经在向新型城镇化建设运营商的目标进行战略转型。

  另一方面,我觉得“大浦试验区”还有更多的社会意义。我们不单纯是做农业,而是将现代农业以及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土地流转等结合起来,将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非常符合国家“三农”发展战略,也是我们企业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投资建设了4000亩高标准良田,通过建设育秧工厂、水稻原种圃及田间配套设施,逐步实现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我们将原来破旧的大浦村改建成新型社区,并建立了学校、医院、幼儿园、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大大改善了原有居民的生活条件;我们还针对试验区和周边用工需求,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培训农民达4000多人次,造就了一批现代化新型农民和技术工人。

  Q:鲁班集团党委曾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其中“以党建创新推进科技创新”是亮点,您能具体讲讲是如何推进的吗?

  A:在集团作出坚持科技先导,注重创新投入的战略部署之前,企业管理层也有不同的声音。但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文化之魂,并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无穷的活力。而这,恰恰得益于企业的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可以说,党委功不可没。

  企业没有创新的传统,但支部有创新的传统;公司没有创新的基因,但党员有创新的基因。我们把创新从党建阵地拓展到企业领地。开展技术攻关,抢占行业高点,加大研发投入,搭建创新平台,开展创新竞赛。集团在党员中挑选精兵强将,成立科技创新部,定期开展管理创新PK,打造创新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在传统的建筑领域,我们获得国家级工法5项、省级工法10项、省级科技成果6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型专利80多项。而创新更将我们的现代农业产业做得风生水起,大浦试验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中期评估排名全国第二。鲁班集团博士后工作站获批成立,大浦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挂牌,院士科研工作站启动筹建。集团共有8名优秀人才入选芜湖市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其中5名为中共党员。在企业创新团队建设中,党员成为中流砥柱。


  记者手记


  回归田园之乐

  “你闻,这薄荷的香味多浓。”

  汪锡文走在大浦的植物园内,时不时地抚摸下长到路中央的叶子,虽然仍是寒冷的冬末,这里却是一片绿意盎然,植物的香气萦绕其间。

  大浦,一个在安徽芜湖的新农村建设区,其中建有一处以农业为主题的趣味公园,植物园、采摘大棚、培育孵化区、特色果园……还有一座海啸体验馆,每当盛夏时节,这里总是挤满了人。

  每当有点空闲的时候,汪锡文就喜欢“溜”出办公室,一个人在果园里、植物园里静静地走一走,蹲下来看看发芽的小苗,再抬头看看正在成熟的果子,享受一下田园之乐。

  因为这些,让他想起童年的时光。

  出生农村的汪锡文,从小就在田地里摸爬滚打。“什么农活都会干,插秧,放牛,割稻……”

  知名新闻人杨锦麟曾问过汪锡文,是什么原因促使已经在建筑行业取得成就的他转变发展思路,重新回到农村、农业这条路。

  汪锡文告诉记者,除了企业战略的考虑之外,也是因为他心里一直存在的农村情结。“我想要改变农村的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增收,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以此来回报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外出学习技术,在工地挥汗如雨,而后在三次婉拒后终挑起管理集体企业的重任,谈项目,聘人才,经历企业改制,建立集团并发展多个子公司,汪锡文的创业故事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白手起家的年轻人的典型。

  “我刚当经理的时候,才26岁,别人一看,愣头小伙,都不愿意认真对待你,我只好把自己弄得看上去老一点,蓄着胡子不剃,穿中山装,装得成熟一些。”

  说起以前的日子,汪锡文觉得很有趣:“不像现在,你看大家都要把自己搞得越年轻越好,时代不一样喽。”

  自踏上工地后,汪锡文就一路在建筑的世界里徜徉,如今,他又回归了田园,只不过,他希望自己能让这个田园比小时候的更美丽。

  “你看不出,我还是个摄影爱好者吧!”

  汪锡文说,等他退休了,要将摄影重新“捡起来”,他曾经是个摄影“发烧友”,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十几只胶卷相机,他还自己做了个简易的暗房,经常在里面洗照片。

  “那时真是狂热,还专门去看人家怎么用光,自己也翻了一大堆厚厚的摄影书。”汪锡文说,有一次他在洗照片的时候,不小心把定影粉和显影粉搞错了,导致好不容易拍摄的一组照片都曝光了,他心疼了好久。

  虽然很久不玩相机了,但他仍保存了厚厚的曾经的摄影作品。“以后可以拍摄更多的新农村风光。”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