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一位企业家的“三权”构想

2016年06月16日 14:23:00 浏览量: 来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作者:朱诗意

234-2969432.jpg

  郭帅 摄

  宁爱华

  新中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黑龙江省优秀党员、黑龙江省劳动模范。  


  Q:本刊记者  朱诗意   A:宁爱华

  Q:您曾说“先进的未必是实用的,实用的才是最好的”,“再好的技术不被人家采用,也只能是死技术”,那么您认为新中新是怎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A:技术、营销、资金,对一家企业来说,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资金这一块一般是比较薄弱的,那么就要在技术和营销中下功夫。

  专业化技术对一家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新中新前十年的高速发展,技术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要做最好的,让模仿跟不上,一直走在前边,一旦被模仿了,就又升级了。

  我记得刚开始做食堂卡的时候,接触式IC卡在国内风行,许多企业不顾这种卡片难以适应食堂油、水、汽、污、雾环境的弱点,利用客户对技术先进性的盲目追求,获取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我们坚持“技术实用性”原则,你的技术再先进,如果不适合学校需要、不被人家采用,也只能是“死技术”;只有解决了学校的实际问题,让人家真正感觉到方便和实用,人家才会说你的技术是最好的。另一方面,做好营销的关键也正在于此,你要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人家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把你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硬塞给人家。

  Q:您总结了24年来集团发展的经验教训,对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构建了股权、盟权、党权“三权同治”集团法人治理体制,为什么要把党权列为三权之一呢?

  A:这可以说是我们对企业管理体制的一种探索,作为“双强百佳”企业,我们是想尝试把党组织建设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结合起来。

  2011年元月我们提出了股权、盟权、党权“三权同治”集团法人治理理念,专门发布了《新中新集团组织架构方案基本运行纲要》,把集团党组织的职能作用以“党权”定位,以企业内部法确立了“党权”作为集团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股权、盟权共同治理集团,构建了“三权同治”特色法人治理体制,进一步巩固了党组织在集团中的政治核心地位。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三权同治”的概念,股权是母子公司的投资与管控线条,关注和服务的是投资者利益;盟权是集团范围内各企业公共利益及集团公共形象的维护者,关注和服务的是集团内所有企业的公共利益以及高级管理者的利益;党权则就是指企业党组织本身,在发挥党务、党建职能外,关注客户、员工以及国家与社会公众的利益。

  “党权”运行的主要机构包括集团全体党员大会、集团党委会、集团党委会执行局,还包括集团党委会执行局下的各党支部与客户利益维护中心,此外,集团总工会也隶属于党权范围内。在这样特色的管理格局内,党委会执行局成为了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核心,全面负责党权的重大事项谋划,以及日常、专项党建工作与活动。

  Q:在“三权同治”中,您既是董事长,又是企业党委书记,您是怎么看待这两种不同角色的呢?在工作中您是如何协调的?

  A:不同的身份,要做不同的事情,在民营企业里,最怕就是体制不清,所有人都不管体制是怎么样的,就认准你是老板,那这个企业就糟糕了。

  我们进行“三权同治”这样的体制改革,也就是想“一切在体制上运行”。目前,因为我是集团董事长,所以由我来任集团党委书记,很多事情办起来就比较顺畅,但是这样依靠个人的身份是不行的。等到“三权同治”这套体制非常科学和成熟地运行起来后,身份就不是问题,不管书记由谁担任,党组织依靠体制、机制、法制都可运转很好。

  现在新中新党组织内部有一个特色部门——客户利益维护中心,在集团党委会执行局的领导下,该中心每年深入终端与渠道客户中,开展两次专业化的客户满意度调查与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并关注与推动解决客户、员工反馈的各类问题。

  现在对我来说,这两个身份有相同点,有不同点,不同点里面有些东西甚至是矛盾的,就要换身份去思考,而且可以想办法将两者统一起来。作为企业股东,我每年将个人在集团的所有股份分红权的3%提供给集团党组织作为党组织活动经费。自1995年开始,集团就开始资助特困高等院校生,而从1997年至今,集团每年向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捐资5万元,已累计捐资80万元。目前,集团已为各类公益事业捐款捐物累计超过800万元。


  □记者手记


  “思”的乐趣

  飘雨的午后,和新中新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宁爱华有了一个约会。

  他刚参加完公司的一场沙龙会议,9个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谈工作,也谈最近的一些想法,在清茶幽香中,享受思维的乐趣。

  宁爱华最喜欢点一支烟,然后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我喜欢天马行空地想象,想着想着,平日里闲谈中的某句话、某个点子就会突然灵光一闪,商机就诞生了。”曾有一年在北京工作,他每周都去爬香山,一路不停,待到山顶,眺望远方,便可以静静坐着思考很久。

  喜欢想象,但宁爱华说自己也很严谨,即使想到了很赞的点子,如果没有做好百分之百的努力和准备,便不会贸然出手。

  这两种特质可以浓缩在党委执行局总裁高薇对记者说的一句话中,“宁总经常跟我们说,要大胆想象,小心求证”。

  大胆想象,小心求证,所以才有了“一卡通”。

  那时,在一股席卷全国的创业热潮中,研究生毕业后的宁爱华也想创办自己的公司,试了很多项目,都没有成功。

  偶然一次,他听到有一群高校老师在做一个“饭卡”的项目,但是系统不稳定,便放弃了。

  “这怎么能放弃呢!那时全国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用的全是饭票,用卡能方便那么多,多好的商机!”

  宁爱华接下了这个项目,进行了技术改进,投入校园试验了一段时间,在得到比较好的反馈后,才开始大范围推广。

  这些年来,宁爱华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浏览网络,国内外新闻,时政财经类信息是他的关注点,他开了微博,不过一直处于“潜水”状态。今年全国两会,宁爱华说自己特别关注其中有关民生问题的提案和建议,“我们企业这些年一直在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我觉得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作为企业,我们也在探索最合理的薪酬制度。”

  浏览新闻时,宁爱华同样在寻找商机,这些年,他一直有一个新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新中新这样一家从事信息技术的企业去做农产品。这个念头源于中国日趋恶化的食品安全问题,“新中新在哈尔滨,东北的农产品的培育环境是很优良的,如果能做成功,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至于具体是什么农产品,宁爱华保持了一贯的谨言慎行:“现在还不能透露,也许明年见的时候,你就可以品尝到了!”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