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洲:行吟大时代的诗人

2023年12月13日 09:16:10 来源: 作者: 本网记者 蓝珊华/文 郑景怀/摄

  点击视频,与大咖面对面

  【人物名片】

  黄亚洲,1949年8月出生于杭州,中国内地作家、编剧。曾任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诗刊》编委。

  1970年10月,黄亚洲的第一首诗歌发表在《浙北报》上,文学创作之路从此正式起步。50多年来,他始终与时代血肉相连,保持着蓬勃的创作活力,创作了上千万字作品,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诗集等文学作品40余部,种类之多、跨度之广、内容之丰富,可谓独树一帜。记者来到位于萧山区蜀山街道的黄亚洲书院,见到了风尘仆仆赶来的黄亚洲。

  写作的理由有千万条,责任感是第一条

  不少作家往往只写了一本小说就基本耗尽了生活积累,之后很难再写出有分量的东西来。但黄亚洲就像一座富矿,单拎出来其中一个版块的成就,就有不小的分量。所以,我们的话题从创作谈起。

  2023年11月,在杭州萧山蜀山街道的黄亚洲书院 郑景怀/摄

  “作家要写作,有很多理由,有的仅满足一种自我情绪的宣泄,这当然也正常,但对我而言,最主要的还是一种生命的责任感,我这一生中,要把我的所思所想所悟,通过我熟悉的文字或者我精心组织的桥段、篇章,将之体现出来,让读者或者观众从我的表达中获得他们的感悟,有所提振或者有所质疑,这就是我文学写作最强大的理由。”黄亚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这种与生俱来的的使命感,驱使他扎根于时代的土壤,投身文学生产。

  从创作实绩来看,黄亚洲的几乎所有电视剧、电影、小说、散文、诗歌作品都紧贴时代、紧贴人民,也经受住了市场和观众的考验——长篇小说《雷锋》《日出东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红船》,电视剧本《中流击水》《张治中》《上海沧桑》,电影剧本《开天辟地》《洛河镇的兄弟》《邓小平1928》《毛泽东在上海1924》等数十部作品被搬上银幕,六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获得鲁迅文学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金鹰奖、华表奖、飞天奖等重要奖项,以及在相关国际电影节上数次获奖。

  做时代的眼睛,解锁重大题材创作路径

  如何用文学的方式为历史和时代传神写貌?如何在主旋律创作中实现新向度表达?这个问题似乎触动了他的开关。

  说起2021年上映的电影《红船》,可能很多人还记得“身穿一袭长衫,手握一把油纸伞,革命先驱踏雨而来”“陈独秀傲然出狱”“李大钊天津演说”等场景。此时,影片编剧黄亚洲细细叙说起将这段宏阔的历史搬上荧幕的故事。

  长期浸润在重大事件、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中,有苦恼,也有兴奋。哪些实写,哪些虚写;哪些历史细节才能体现历史演进的真实逻辑;如何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应该有的人物互动;如何在严谨的历史真实中发掘可读性与可看性,这些,都是黄亚洲在进行相关创作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在黄亚洲看来,“创作一部电视剧,无论是历史长河中的选材,还是剧本的构思与情节铺排,甚至导演与演员的二度创作,在每个阶段都必须心中装着观众,研究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情感通道,不能把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搞成简单的编年史,总之,历史题材创作必须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天马行空”。

  在畅聊中,黄亚洲透露目前正在修改新创作的15万字的纪实文学《我说嘉兴一百年》,他说:“我青年时代在嘉兴生活了20年,亲眼目睹了第二故乡20年的神奇变化,最近我又花了不少时间在嘉兴各地采访,争取更多了解我不曾生活过的嘉兴80年,想把我感受到的嘉兴百年作一个文学摹画,这也是我对第二故乡的回馈。”

  赶场达人,文艺的百花园始终为人民绽放

  近日,黄亚洲温岭文学馆在台州温岭箬横镇正式开馆,黄亚洲被聘为文学馆名誉馆长,这意味着他的行程单中又多了一个目的地,而这样的目的地还有不少。

  我发现,除去作家与诗人的光环,他还是一位不辞辛苦的“赶场达人”。退休后,黄亚洲的身影仍经常出现在各种文化活动中,为文化事业而奔走。无论是两千听众的大型文学报告会场合,还是仅有一小群银发族的老年公寓场所,只要他认为必要,就会赶去,与人交流。他说,“文化艺术是有自身力量的,在推动文学走向大众方面,我始终有一份责任,总之现在身体还走得动,嗓子还有音量,所以还愿意天南地北到处跑,愿意继续接受一些新事物,努力追赶世界。”

  说到这里,黄亚洲又有感而发地提起了他兴办多年的公益性质的“亚洲学堂”。他说:“文学确实是有魔力的,有一些外地学员不顾我劝阻,坚持从广东、湖南等地过来参加文学讲授班,这些情形使我感动,学员们还主动给这班起了‘亚洲学堂’的名字,有的已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文学专著,有的还加入了省、市、区各级作家协会。”这个一年四季仅开春夏秋冬四节课的“亚洲学堂”,成了一些青年人文学圆梦之地。

  2023年11月19日上午,亚洲学堂2023年冬季讲习课现场 蓝珊华/摄

  无论是忙于已开班10年的“亚洲学堂”,还是忙于黄亚洲书院、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中心、黄亚洲影视文学园、黄亚洲书友会,以及采风、创作、策划活动,文学研讨会、座谈会、朗诵会、纪念会、报告会、公益讲座,他不知疲倦地发挥自己的文化余热。

  黄亚洲的每日行程表中的每一格,都被文字填得满满的,记者不由好奇发问“创作时间从哪儿来”,黄亚洲笑着说:“白天就见缝插针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写诗,写诗歌专栏的每日评论,夜晚嘛,只要不是在外地跑,基本保证每晚七点到十点半用来创作我的各类长篇文学作品。”

  行吟天下的诗人

  “到这里来,只为听一个年轻的农民讲故事/捧着他给你泡的一杯安吉白茶/然后/静静听他讲/于是/一些碧绿的春天的故事/就在杯里/随叶子起舞了……”黄亚洲工作室的公众号《每日黄诗》专栏,以每天一首新诗的效率刷新着朋友圈,这意味着黄亚洲总是在敏感地注视着国内诗坛,在发现新人,同时自己也身体力行,不停地推出新作。他说:“我是一位行吟诗人,每年通过杭州市黄亚洲诗歌发展基金会推出一届‘黄亚洲行吟诗歌奖国际大赛’,今年要办第六届了,所以我自己要带头行吟,我甚至有个计划,争取在有生之年给中国每个省都出一本行吟诗集。”

  “诗歌写作比较自由,能够爆发出创作主题比较真实、饱满的情感,是本真灵魂的自然流露,而影视剧是一个集体创作过程,需要各方的协作配合,体现的是集体意志。”在众多身份角色中,黄亚洲几乎毫不迟疑地将自己首先归为诗人,家庭的影响和后来的经历也塑造了他充满激情的诗心。

  2023年7月9日,“迎亚运,向未来”杭州大型诗歌朗诵会现场 受访者 供图

  “在七十年前的两万五千里征途上,我真切地闻到了人和马的味道,闻到了硝烟和鲜血的味道,我相信,这种味道将永远伴随着我的打着绑腿的笔,行走在我的稿签纸上,直至终生。”2007年在荣获中国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感言中,黄亚洲似乎就已经预告了自己的行吟之路:从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G20峰会,到今年的杭州亚运会,黄亚洲以笔抒情,创作了《杭州写给亚洲的一封信》《运河亚运公园:十八棵罗汉松》等近百首诗歌作品;在国家抗震、抗疫的重大事件中,他也用滚烫的诗歌向灾区送去声援,在第一时间出版《中国如此震动》《今夜,让我的心跟随你们去武汉》等诗集。

  与黄亚洲接触,你很容易会被他举手投足间的热情所感染,你可以认为他就是一首抒情诗。从这首诗里,不仅可以听到时代的号子,也可以看见一个本真的灵魂。


责任编辑: 蓝珊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