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 | “三个力”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5年06月18日 16:49:47 来源: 余姚市丈亭镇人民政府 作者: 吴雪梅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格局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使我国外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要求我们在巩固国内经济基本盘的同时,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本图由AI生成

  “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培育转型升级“强实力”。在全球价值链深度重构的大环境下,传统外贸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亟须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质的提升。在“引资”方面,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具有技术溢出效应的优质外资项目,促进内外资企业协同创新,重点培育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构建更加柔性、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在“引智”方面,进一步加大研发设计投入,推动产品向中高端迈进,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舞台,进而进一步完善营销服务体系,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通过“引资”与“引智”相结合,推动外贸外资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不断增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综合实力。

  “稳内”与“筑基”相促进,夯实国内市场“支撑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强大的国内市场始终是我们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破除制约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激发消费潜能,为外贸企业转内销创造有利条件。完善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推动线上线下消费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重点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促进标准衔接、渠道共享,铸就“稳内”与“筑基”两个力量的强大支撑。

  “拓外”与“突围”相贯通,提高开放合作“竞争力”。在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的当下,中国需要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破解发展困局。要深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拓展新兴市场空间,构建多元稳定的经贸关系网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重组,在数字经济、绿色贸易等新兴领域抢占制高点;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标杆;完善国际贸易风险应对机制,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同时,要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数字经济、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上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中国独有的国际竞争力。

  只有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坚实后盾和有力支撑,形成“以内促外、以外带内”的良性互动格局,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进一步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以合作谋共赢”的发展新格局,让中国始终成为全球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责任编辑: 邹姗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