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 | 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读懂“党群同心”

2025年06月17日 16:20:18 来源: 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人民政府 作者: 陆欣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城乡融合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其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是否将“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以“民之所盼”为“政之所向”,实现群众深度参与、政策精准落地、资源高效配置与党群同频共振的有机统一。

  深扎基层筑同心,“鱼水情深”方能“同频共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城乡融合的堵点难点,群众最有发言权。唯有把基层网格作为党群“连心桥”,让党员干部下沉至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以“面对面”的倾听代替“隔着玻璃看”的旁观,才能将“群众心愿清单”转化为“干部履职清单”。党员干部要以“弯下腰”的姿态叩开群众家门,用“心贴心”的沟通读懂民生需求,在“不是干部说了算,而是群众点头算”的务实作风中,夯实城乡融合的民意根基。当干部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才会把发展当“家事”,党群同心的共识便在鱼水交融中自然凝聚。

  靶向破题促融合,“攥指成拳”方能“破茧成蝶”。城乡融合的深层障碍,往往在于资源分散、力量单薄。破解这一难题,需以党建联建为“粘合剂”,推动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下沉”乡村,将“单兵作战”变为“协同攻坚”。这就需要健全“问题收集—资源整合—协同推进”的闭环机制,通过搭建议事平台、创新联建载体,让机关部门、企业、市场主体等各方力量“握指成拳”,共同攻克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唯有以“众人拾柴”的合力破除城乡壁垒,以“集思广益”的智慧疏通发展堵点,才能让城乡要素在双向流动中激发融合动能,实现从“各自为战”到“破茧成蝶”的质变。

  久久为功谋长效,“枝叶关情”方能“根深叶茂”。城乡融合绝非“面子工程”,需秉持“上医治未病”的系统思维,从解决“一件事”拓展至办好“一类事”。党员干部以“钉钉子精神”深耕细作,既立足当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更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将“当下治”与“长久立”结合,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制度清单”,通过健全村规民约、完善治理体系等举措,推动“微创新”积累成“大变革”。当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打基础、利长远,以“枝叶关情”的情怀抓细节、谋全局,城乡融合的成果便会在持续耕耘中根深叶茂,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城乡融合的考场没有终点,党群同心的答卷永在书写。唯有将党建引领作为“定盘星”,把群众参与作为“动力源”,以“实”的作风、“韧”的耐力一茬接着一茬干,才能让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中绘就党群同心的时代华章。

责任编辑: 邹姗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