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兴村

衢州柯城铺就生态富民“双赢”路

2025年08月20日 08:50:18 来源: 衢州日报 作者: 胡灵萍 吴怡婧

  8月16日傍晚,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麻蓬村石梁溪的海龙堰上热闹非凡。夕阳的余晖洒在清澈的溪面上,橘色的分水浮排,将河面划分出3条5米×50米的泳道,堰坝下方还开辟了孩童戏水区域,来此避暑的市民络绎不绝,戏水的笑声混着水流声,勾勒出一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动人画卷。

  石梁溪全长34.2公里,一路蜿蜒流经15个村庄,是柯城“最美溪流”之一。然而,曾经的它因造纸和养殖产业污染,被省级部门点名,沦为“黑臭河”。“那时溪滩杂草比人高,水是浑的,连鱼虾都少见。”麻蓬村党支部副书记傅建军忆起往事,眉头仍会微皱,他说:“石梁溪流域不足3万人,养殖猪的数量却有十几万头,河道中随处可见养殖废水、病死猪,溪水都是黑的,水质一度跌到劣Ⅳ类。”

  转折始于2014年起全面推进的“五水共治”。柯城区以铁腕手段实施石梁溪流域综合治理,全流域推进截污纳管、禁砂护滩、洁水养殖等举措。一系列组合拳让溪流水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水变清了,岸变绿了,村庄也靓起来了。柯城还因地制宜、因河施策,在石梁溪打造13.8公里滨水绿道,将司马堰、海龙堰等10座特色堰坝组成“一带一道十八景”,既完善了亲水功能,更做活了生态“水文章”。

  水质的改善,不仅擦亮了生态底色,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石梁镇麻蓬村借力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深挖“武侠文化”,打造“金庸武侠文化特色村”,依水而建龙门客栈、温家堡等特色建筑,新发展的“稻渔共养”模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人气旺了,民宿、农家乐的生意也火了,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村集体经济也节节攀升,石梁溪真正成了滋养一方的“幸福溪”“致富溪”。

  “以前望着溪水愁生计,现在靠着溪水过日子,这变化想都不敢想!”村民傅荣仙笑着说。看准村里的发展势头,她把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如今每年能多赚两三万元,旺季时更是常常“一房难求”。

  石梁溪的蜕变,正是柯城区水质改善撬动乡村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柯城区全域推进水环境治理,辖区内多条河道、溪流实现水质跃升,带动了一批像麻蓬村这样的村庄,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文旅产业,形成了“治水惠民、治水兴村”的良性循环。下一步,柯城区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清澈的河水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让更多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责任编辑: 邹姗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