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式”助企 让项目“加速跑”
“保姆式”助企 让项目“加速跑”
2024年07月02日 10:43:53 来源: 浙江共产党员杂志 作者: 记者 肖婵
项目经理人朱葛飞在科隼新能源建设项目一线解决问题/海宁市委组织部 供图
5月24日,位于嘉兴海宁市黄湾镇的绿康(海宁)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下称“绿康(海宁)项目”〕一期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干净整洁的环境已经建设完成、标准化的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井然有序抓紧生产的工人忙不停……
这是海宁市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千项万亿”工程扶持的一批优秀项目之一。据了解,该项目由绿康(海宁)胶膜有限公司投资实施,于2023年3月29日准入,计划总投资15.7亿元,约定固定资产投资9.35亿元,总用地面积262亩。
从去年6月项目一期拿地动工开始,绿康(海宁)项目就紧锣密鼓地建设。“我们项目一期于2024年3月开始小批量试生产,计划在今年7-8月份实现大规模投产。”绿康(海宁)项目有关负责人说。据了解,预计项目2024年全年产值可达5亿元。
项目顺利推进的背后,离不开有关部门的“保驾护航”。为保障绿康(海宁)项目,黄湾镇成立专班服务团队,安排项目经理人全程服务项目建设,用更实的举措,营造更优的投资环境,推动打造高质量光伏储能产业集群。
黄湾镇项推办联同国土资源所、规划建设办、水务所、供电所等相关部门组建“项推+电力”“项推+规划”等共涉及32人的专班服务团队,围绕项目需求及时完成供水、供电、交通等要素保障任务。通过部门周例会、招商项推例会、每月重点工作例会等协商推进机制,集中力量破解制约项目推进的难点和堵点,确保项目能够及时开工建设。
不仅有专班服务团队作保障,项目经理人更是化身“保姆”冲在前,由“被动”到“主动”,为企业解决困难、提供服务。
去年8月,绿康(海宁)项目一期设备陆续进场安装调试,企业迫切希望尽早办理产证以便早日投产。可是办理中却遇上了棘手的问题:因为测绘面积与原有产证面积不相符,无法办理保留建筑产证。值此关键时刻,项目经理人挺身而出,为企业协调解决了保留建筑产证办理问题。随后,企业向银行抵押融资3亿元,回拢了建设资金,缓解了投资压力,同时也确保了项目按期投产。“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项目经理人陶卿瑾笑着说。
据了解,2023年,黄湾镇共有经理人6名、连挂项目114个,服务代办事项达780余项。
重大项目推进每天都是“关键期”。以党建为引领,海宁充分发挥出专班服务团队和项目经理人制度的组织优势,助力项目“加速跑”。例如,晶科能源新增年产7.5GW高效电池和7GW高效电池组件生产线项目从2021年10月拿证开工到2022年1月生产调试,仅用时百日就冲出了“百亿项目百日建”的海宁速度。
用心助企,足音铿锵,步履不停。未来,海宁市将进一步以党建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加强专班服务团队保障,完善经理人制度,抓紧抓牢抓实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具有爆发力和引领力的经济增长点,为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