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聚力攻坚

奋勇开辟轨道交通PPP项目新赛道

2024年08月12日 09:08:40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万全义 张伟

  6月28日,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以下简称“杭海城铁”)开通运营三周年。三年来,这条城际铁路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杭州、海宁两地市民增加高品质出行体验。作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标志性项目、浙江省首个轨道交通PPP项目、列入国家财政部首批PPP示范项目,杭海城铁不仅架起了海宁连接杭州的交通“新干线”,也促进了海宁融杭一体发展,为助力“轨道上的长三角”添砖加瓦。

  项目实施非同寻常,项目推进极其不易,项目建成意义重大,项目运营成效凸显。浙江杭海城际铁路有限公司围绕“建好红船旁的城际铁路、打造红船旁的党建高地”这一目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凝聚核心力量,以党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砥砺前行、奋勇破局,有效破解国有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独有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轨道交通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浙江杭海城际铁路有限公司2017年2月13日成立,注册资本金68亿元,由五家股东组成,项目特许经营期29年(其中建设期4年,运营期25年)。项目总投资141.92亿元,线路全长46.38km,全线设12座车站(其中地下站4座、高架站8座),2021年6月28日开通运营。截止2024年4月30日,杭海城际已安全运营1038天,累计开行21.80万列次、运营里程943.60万列公里,运送乘客2814.77万人次,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内标准及PPP协议相关考核要求。

  公司党组织深刻把握公司“建设、改革、发展”三大进程,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建设转运营、运营转经营”三项任务,主动适应组织架构“由党委——到党总支——再到党支部”三次调整带来的深刻影响,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激发红色引擎强大效力,高标准建成项目,高品质实施运营,高效益推动发展。公司党组织被浙江省交通集团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示范支部”,“党建联盟”获评浙江省国企党建创新品牌,形成的“五个示范”受到浙江省领导批示肯定,项目班组荣获2021年全国“工人先锋号”,杭海城铁荣获“2023智慧城轨创新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党建案例荣获2024年度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党建品牌迭代升级赋能

  扎实推进项目高标准建成开通

  在项目建设期,公司2017年2月13日注册成立,项目建设全面拉开帷幕。面对艰巨繁重的工程建设任务,如何破解轨道交通PPP项目深层次问题,高标准打造品质工程?公司党组织针对项目建设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升级打造“党建联盟、红色工地、红色城铁”党建品牌,为项目按期建成开通凝聚了核心动力。

  创立党建联建,发挥联动效应。项目建设前期,针对重大工程项目矩阵管理的协作性、项目建设党建的周期性、参建单位主体的多样性等特征,将互不隶属、体系不一、管理松散的单位和组织粘合起来。成立杭海城铁PPP项目党建联盟,把“一个项目、一个章程、一套方案、五项联动”作为行动载体,通过“六个在一起”工作机制,推进活动、制度、融合、评价四项创新,成功撬动包括地方指挥部、项目参建单位、银企合作单位等34个党组织、577名党员、3600余名参建人员的强大力量。公司企业文化展示平台入选“海宁市初心教育体验基地”,PPP项目党建联盟荣获浙江省国企党建创新品牌,项目获财政部最高800万元奖励并入选中国政企基金经典案例。

  创建“红色工地”,打造品质工程。项目建设中期,针对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等特征,推进项目攻坚向一线延伸,全面掀起大干快上的奋进高潮。创新实施抓牢“一条主线”、搭建“两个平台”、塑造“三个品牌”、健全“四项机制”的“1234”党建工作法,组建17支红色攻坚队,让党旗在项目一线高高飘扬。聚力打造“三好三有”红色工地,努力实现党组织作用发挥好、廉洁自律执行好、工程文化建设好、品质工程有成效、科技创新有成果、平安工程有保障的建设目标。公司探索城际铁路“1361”工作法打造品质工程,编印出版《区域城际轨道交通施工技术指南》等5本专著,杭海城际铁路BIM技术应用成果斩获全国“青创杯”成果大赛一等奖等5项大奖,并获得国际劳工组织颁发的SCORE企业可持续发展证书。

  创设“红色城铁”,形成“五个示范”。项目建设后期,特别是突发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如何确保项目按期开通,发力创设“红色城铁”,集中各类优势资源,系统梳理了创建一个党建品牌、守住一个清廉目标、打造一项品质工程、修订一套制度管理体系、形成一套杭海特色文化、培养一支杭海铁军队伍、总结一套PPP项目示范等“十二个一”的经验成果,形成了项目合作、品质工程、科创品牌、产业协同、红色城铁“五个示范”。城市轨道交通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杭海盐官车辆基地,项目荣获浙江省“工人先锋号”“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项殊荣。

  党建统领企业改革转型

  着力护航公司高品质服务运营

  在建设转运营期,项目于2021年6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公司建设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面对艰难复杂的改革转型重任,为全面统筹项目“后建设期”各项管理和运营保障工作,公司党组织合力打造“铁潮”服务品牌,超前谋划保障运营,精准发力护航运营,智慧赋能品质运营,推动公司改革转型与运营管理取得新成效。

  超前谋划保障运营。公司党组织紧扣建设转运营阶段特点,深入实施“红色根脉 强基强企”工程,推动党员干部思想转变、能力转变、作风转变。充分发挥党建联建作用,牵头运营公司、实施机构、联调联试等单位,聚焦运营筹备、人员进驻、列车上线调试、空载试运行、三权移交、初期运营等关键节点,抽组党员干部成立运营专班,合力攻坚保障运营。公司探索形成了一套PPP项目运营资产管理体系,成功签订《杭海城际铁路委托运营协议》,全力攻克涉及运营方面等19项难题,为推动实现杭海城际铁路与杭州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深度融杭提供了有力保障。

  精准发力护航运营。公司党组织全力推进工程扫尾,深入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成立党员攻坚队,挂图作战、聚力攻坚,顺利推动临平高铁站北广场和杭海城际职工集体宿舍楼交付使用,为服务品质运营助力。全面推动问题整改,成立“零点”突击队,重点推进护航亚运专项排查发现的“三化一平”等重点隐患问题销缺完成100%,圆满完成2023杭州亚运保障任务。全维强化运营保障,积极推进电客车增购、车辆架修、涉铁保护,新增光伏扩容项目累计发电517万度,为护航高品质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强力赋能品质运营。牢固确立“品质第一、服务第一”理念,合力打造“铁潮”服务品牌,提升运营品质。建成投运皮革城“智慧车站”,开发完成“交投大脑”杭海城铁公司四级看板,杭海城铁皮革城智慧车站与模拟驾驶器2022、2023连续两届参展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发力打造铁军文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智能运维基地、标准化示范基地“四个基地”,全面强化品牌矩阵效应。主动融入潮城文化,全方位深化“铁潮”服务品牌建设,成立“四位一体”铁潮宣讲队、文明礼仪队、先锋助残队、公益服务队,有效提高了乘客出行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杭海城铁荣获“2023智慧城轨创新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党建融入中心破局开新

  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经营发展

  在运营转经营期,公司党支部于2023年3月25组建成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异常艰辛的破局发展难题,公司党组织深入挖掘“红色城铁”和“铁潮”服务品牌新内涵,集成打造“红运通”支部特色品牌,汇聚党建引领新干线,进一步释放引领力、扩大影响力、激活创新力,持续推进项目运营和公司发展迈上新台阶。

  融入思想,提升引领力。深入实施“思想引领”工程,全面夯实思想政治根基。创新红船大讲堂、杭海朗读者、红林小讲堂等特色载体,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深入开展“学政治理论 学传统文化”专项提升活动,将主题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组织研读《庄子》《道德经》等经典,新建藏书5000余册的“清风书苑”,营造“书香杭海”,涵养浸润心田。组织实地参观安吉余村、嘉兴南湖红船、吉利汽车总部基地,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培训,拓宽党员干部视野,提升综合能力素质。公司党支部被集团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示范支部”。

  融于中心,提升统合力。深入实施“强基强企”工程,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围绕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深入推进变革创新和管理提升,实施管理转型的组织重构、流程再造、系统重塑,修订各类制度46项。攻坚克难破解发展难题,形成与海宁实施机构定期沟通、运营公司每月对接机制,组织党员领办“攻坚破难”任务22项,有效推进质保期2058个问题完成整改,先期整改率达95%。成功签订杭海城际铁路可行性缺口补助协议,实现可补资金每年增加1079万元;总结探索杭海城铁PPP全寿命周期管理经验,获省交通集团董事长专项奖提名;科学筹划能管系统改造,当年取得降耗3%、节电165万度的显著成效。

  融进发展,提升嵌合力。深入实施“红网联心”工程,全面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党建+科技创新。打造“包学海工匠”创新工作室,累计完成科研课题9项,获得专利30项,软著14项,发表核心刊物论文89篇。党建+为民服务。着力打造杭海宿舍“温馨之家”、员工食堂“暖心之家”、文化聚力“特色之家”三项工程,推进员工实事清单落地;成立党员“清零”攻坚队护航春运,提前完成1.62公里新增声屏障施工,受到地方政府和沿线群众好评。党建+经营拓展。深化党建联建,强化企地合作,成功签订杭海城铁西延线项目合作协议;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35亿元,利润总额3.57亿元。

责任编辑: 林庭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