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杭州上城区今年将全域达到III类水标准,清淤泥、治河道,问题一个个攻克

每一口水井,都要活出自己的样子

2017年03月25日 15:36:35 浏览量: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金丹丹 吕啸 邹雅静 蒋成杰 叶慧芳

       除了巡井更要巡河

  问题一个个攻克

  古井的新生,只是上城区“五水共治”的一个缩影,给居民带来惊喜的,还有辖区的新开河。

  胡福庆今年71岁,在新开河边土生土长。他记忆里的新开河弯弯曲曲,清澈见底,但随着城市发展,周边的居民越来越多,河里的淤泥也越积越厚,河面上常有污泥块、垃圾。“河水很脏很臭,尤其黄梅天,味道重啊!”

  2014年底时,新开河边竖起了整治公告;2015年春节后,全河道进行清淤。

  “清淤后,水质明显好了。”胡福庆自告奋勇,早晚两次“巡河”,把发现的问题反映到望江街道和区里的治水办,就有了一册河道日记。

  日记里,胡福庆记录了河道的“新情况”:埋设了复氧曝气管线为水体加氧,安装了浮岛无土栽培植物,新装上了河道信息电子显示屏……现在的新开河,河水清澈、水生植物散布,又变成了居民们心中的“景观河”。

  上城区还有一个治理难点——以前一下雨就“水漫金山”的馒头山。经过排摸发现,馒头山的症结在于地下管网的淤塞和缺失造成“肠梗阻”,必须进行“疏导”。

  梵天寺路,5米宽的道路下放入直径50厘米的排水渠,用来收集雨水和生活污水;最易积水的宋城路、凤山路、凤凰山脚路等主要道路的排水管道,直径也扩大至50厘米,在宋城支路还增设了一条直径30厘米的管道;笤帚湾路地下新建了1.5米×1.8米的排水方渠,一旦大雨倾泻形成内涝,第一时间就能将收集的积水汇入中河……

  如今馒头山告别了长期排水不畅的问题,居民们在大雨天里,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权威解读:河道日记,是对河流治理情况的记录。如今安装了河道电子信息屏,通过整合LED显示技术、3G网络、物联网信息推送技术及微信互动,滚动显示河道治理责任人、实时水质、水流等内容。

  除了河道治理外,上城区低洼点较多,像馒头山这样排水系统不完善的小区内涝严重。低洼积水的改造,也是治水的主要任务。

     治理城市毛细血管

  全域达到III类水标准

  城区河道将全域达到III类水标准。这个严苛的标准,是今年上城区治水自动提标的目标任务。

  记者从上城区治水办了解到,今年将通过“截、清、治、修”四个环节,对接筹划“清水治污”“防汛排涝”“抓节水”等工程项目。

  “清水治污”方面,制定实施2017年截污纳管、雨污分流项目65个,取消或提升改造截流井80处以上,计划完成雨污分流管网改造5公里,减少山水、河水、雨水混接量10000吨/日。

  有一个难点是东河治理。

  东河沿线布有杭州市的第二污水干管,上城区、西湖景区、下城区等部分污水都通过这条管道提升输送。“建于三十多年前的二污系统已经超过了它原本的设计容量,在超负荷运行。”陈伟表示,下阶段会继续深化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的建设,改造截流设施,尽可能给污水减量,保证泵站正常运行。

  有一个重点是治理小微水体。

  丁家花园池塘就是其中之一。丁家花园是南宋石榴园的遗址,这个池塘是丁家花园的后花园池塘,400平方米左右,引入的是西湖的水。虽然养护单位每天都会清理池塘的漂浮垃圾,但近几年周边地铁建设,影响了水质,部分水质指标已经达到了劣Ⅴ类标准,不过目前已经制定了整改方案。

责任编辑:徐淑丹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