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 河畅 岸绿 平湖治水“三级跳”重现美丽水乡
水清 河畅 岸绿 平湖治水“三级跳”重现美丽水乡
2017年02月07日 11:30:42 浏览量: 来源:嘉兴日报平湖版 作者:胡佳英
岸坡的的垃圾不见了,水变清了,空气跟着变好了;这是2014年平湖市开展"五水共治"以来,百姓最切身的感受。连续3年不间断治水、全市水质实现从普遍劣五类到以三四类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去年行政交接断面水质考核更是首次实现月月优秀。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平湖从工程治水到长效治水、从项目治水到生态治水、从行政治水到全民治水的"三级跳"。
去年12月,位于曹桥街道百寿村的陆家浜在全市行政村考核河道中排名第2,水质以Ⅲ类为主;而11月,它的排名只有60,水质以Ⅳ类为主。"河边原来有一个鱼塘,现在不养鱼了,水质就跟着好了。"看着陆家浜水质从Ⅳ类提升到Ⅲ类,作为河长的沈杰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新年伊始,沈杰又投入到了巡河中。据了解,百寿村原先共有7条河道被列为"三河",陆家浜并不在其中。
从"三河"治理延伸到像陆家浜这样的普通河道的治理,是平湖工程治水的不断深化,更是不断落实"河长制",推进长效治水的巨大转变。自开展"五水共治"工作至2015年底,全市724条黑河、臭河、垃圾河"三河"通过清淤疏浚等全部验收销号,成功摘掉"三河"的帽子。
为防止反弹,平湖市从2016年起实施"三河"动态管理,开展"清三河"拉网排查,严防反弹。其中,共排摸出20多条河道需要进一步规范提升,随后再次进行了整治,提升水环境。在"三河"动态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全国中小河流综合整治,越来越多的普通河道也纳入整治,整治范围进一步扩大,整体水环境改善明显,惠泽群众更多。
整治成效如何维护、巩固?上至市领导,下至村干部,平湖形成了市、镇(街道)、村三级"河长制",并出台了河长考核办法,不断落实"河长制"。全市共设置"河长"公示牌1969块,常态化推进"河长制",落实河长巡河机制。
从2015年起,平湖市以项目化治理为抓手,16条市级河道全面推行项目化治水。去年,16条市级河道梳理年度治理项目248个,已销号139个,水质基本上以Ⅳ类为主,个别月份出现Ⅲ类水。在项目治水的前提下,2016年我市首次出台《关于河道水生植物种植与管护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生态治水。
独山港镇虎啸桥村便民服务中心东侧的村级河道叫花浜,两侧修筑了石驳岸,只是在河水与石驳岸相连的地方预留了一条泥土带。2016年春季,虎啸桥村邀请有关专家在泥土带上种植了黄菖蒲等水生植物,泥土带瞬间成了绿丝带。包括叫花浜在内,全市不少河道纷纷种起了水葱、睡莲等水生植物,不仅美化了河面环境,还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结合水生植物种植,版进一步改善河道面貌,我市去年还试点开展了葛家塘水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及新埭前市河、青阳汇断面生态修复工程。
围绕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结合生态治水,2016年我市试点在钟埭街道、新埭镇两处灌区开展"生态灌区"建设,即清理U型排水沟里的杂草、垃圾和淤泥,然后在清理一新的排水沟里种植水浮莲、孤尾藻等水生植物。当农田退水流入生态沟,水生植物会对此进行生态吸污、过滤,再排放出去的水就能降低水中农药、化肥的含量,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从生态角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2016年完成水生植物种植12.7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7%。
手机拍照,输入曝光内容,留下联系方式,点击"完成";如此一来,市民的曝光就可以通过"平湖治水"的微信公众号发送至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也会第一时间进行回复、处理。2016年首次出台水环境有奖举报办法,完善投诉举报平台,市民可通过"平湖治水"等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举报,不断强化全民治水。
2017年是"五水共治"工作开展的第四年,攻坚治水逐渐向精准治水转变,如今也到了巩固治水成效的关键期。如何实现河长治水不孤单,做到众人合力治水?答案是动员全社会参与,真正打一场全民治水战。平湖去年首次出台了水环境有奖举报办法,不断完善微信、电话等投诉举报平台。另外,在完善行政河长制的基础上,村里的老党员、小组长等人纷纷自告奋勇担任了村级河道的"民间河长""第二河长"等,以众人之力托举平湖水清、河畅、岸绿的江南水乡风貌。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2-07吹响冲锋号 打赢歼灭战
- 2017-02-07夏宝龙:以铁军精神全面剿灭劣Ⅴ类水
- 2017-02-06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之要
- 2017-02-06磐安技能培训“药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