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桐乡市:立足“三化” 提升特色小镇文化软实力

2016年12月20日 16:54:29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桐乡市文广新局

  桐乡市现有省级特色小镇三个,分别为桐乡毛衫时尚小镇、桐乡乌镇互联网小镇和桐乡时尚皮草小镇。近年来,桐乡以特色小镇创建为契机,把特色小镇创建作为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创业创新、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全新平台,坚持产业、文化、旅游和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文化+ 特色小镇”,立足个性化、人性化和智慧化,打造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新样本。

  突出个性化,打造小镇文化自有品牌,提升特色小镇文化品质

  桐乡拥有非常宝贵的古镇财富,围绕百里京杭大运河的乌镇、濮院、崇福都是千年古镇。立足特色小镇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风土人情,进一步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响小镇的特有品牌。

  1.强保护重挖掘,增强小镇文化内涵

  桐乡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平台,深入挖掘和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和优势。加强古镇保护开发,制定保护规划,推进乌镇古镇申遗和濮院古镇改建,在保护和开发中实现突围,形成保护历史与开发当地旅游和谐发展新路的“乌镇模式”,形成“古文化、新水乡、慢生活、真时尚”的濮院发展路径。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弘扬本地名人文化,依托大运河、新地里遗址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茅盾、木心等名人文化资源,进一步展现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

  2.强聚合促创新,增强产业文化赋值

  通过高起点规划,整合产业、城镇、旅游、文化等功能,注入文化创意、众创空间等元素,充分发挥各区块的叠加效应。着力打造以时尚产业为主导,集聚创意设计、针织材料开发、毛衫文化展示、流行趋势发布和旅游驱动为一体的毛衫时尚小镇。创新推进以互联网产业为主导,集会议会展、体验发布、创业创新、旅游休闲为一体,具有诗画水乡特色,集聚互联网产业新成果、新产品、新应用的互联网小镇。谋划创建以皮草设计制造为核心,集皮草物流、皮毛贸易、皮草购物旅游为一体的皮草时尚特色小镇。

  3.请进来走出去,促进全方位文化交流

  打响“乌镇戏剧节”、“茅盾文学奖”等影响力大、层次较高的文化艺术品牌。通过举办中国毛针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濮院时尚设计产业圆桌论坛,组织参加国内外展会、论坛,进一步增强品牌影响,增强文创能力。

  突出人性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特色小镇文化功能

  桐乡以“旅游人文名城建设”为引领,以文化惠民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有效提升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充分发挥特色小镇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体现特色小镇特有的精神气质,更好地构筑“获得感”“归属感”“家园感”。

  1.健全优化文化设施网络

  统筹推进乌镇大剧院、木心美术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设运行。加强特色小镇文化阵地标准化建设,崇福镇、乌镇镇等一批高标准新建的综合文化站已投入使用,濮院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已列入2016 年实事工程。推进村级文化设施整合提升,打造以“文化礼堂”“特色展馆”为代表的村级文化地标,实现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2.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立足体制机制优化,大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市、镇、村三级,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水平。创新推行文化下派员和村级专职文化管理员的“两员”制度,实现“两员”覆盖率100%,有效破解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薄弱的难题,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3.大力增强小镇文化活力

  挖掘小镇特色文化,形成一镇一品的特色文化格局,做大做强“乌镇戏剧节”“濮院毛针织博览会”“崇福皮草博览会”等区域性品牌活动。深入实施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壮大业余文艺队伍,培育群众文化素养,调动群众参与热情,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突出智慧化,加强文化成果互联互通,提升特色小镇文化亮点

  以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成功举办并永久落户为契机,进一步树立互联互通的发展理念,融合“互联网+”,打造社会发展的综合共同体,建立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1.推动公共服务智慧化

  着眼于“互联网+ 教育”“互联网+ 医疗”“互联网+ 文化”等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在线化、便捷化、均等化,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小镇人民和外地游客。

  2.推进产业发展信息化

  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加快实现镇域经济的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全省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现场会典型交流发言全省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现场会典型交流发言化。

  3.集聚人才队伍专业化

  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吸引各类人才落户。加强与高校的战略合作,引进各类设计研发人才和互联网创业团队,培育壮大设计创意和互联网创业人才队伍,为创建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