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奉化市建立“负面清单60条” 深化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2016年10月28日 07:30:24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通讯员 冯祖轩

60条“负面清单”具体情形

到重点工程了解干部工作情况

制订出台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今年初,在中央、省委和地方各级关于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有关精神的指引下,奉化市结合历年探索和本地实际,制订出台《奉化市实施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暂行办法》,通过建立60条“负面清单”深化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刚性退出机制,严厉整治“慵、懒、散”不正之风,努力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有效机制。今年以来,已有14名领导干部因符合“负面清单”有关情形,相应作出改任、免职、降级或诫勉谈话等组织处置。

  1、聚焦具体行为建立清单,着力解决“负面情形”细化问题。针对以往干部言行标准宏观模糊、不贴当前实际等情况,全面梳理分析历年来干部违规违纪和调整处置有关情形,结合信访举报、群众反响强烈的不良言行等信息,以具体案例和干部现状为依据,按照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四大类,提炼形成 “工作适应性差,到新岗位较长时间后仍难以有效打开工作局面”、“工作中不催补办、不推不动、拖拉推诿、拈轻怕重等‘中梗阻’现象” 、“社会交往杂滥,有不正常小圈子,损害干部形象”等60条具体情形,深接“地气”、扣牢现状,把一些虽然够不上违规违纪,但又让群众反感的干部言行纳入监管视线,着力确保党规政纪挺在前面。

  2、推行积分管理分类处置,着力解决“负面情形”量化问题。为增强干部“下”的可操作性,破解不适宜领导干部难退出现状,坚持量化积分管理,以60条“负面清单”为扣分准线,视情节轻重、负面影响程度、主体责任情况分别赋予2-10分不同扣分值,并根据扣分累积情况分类处置。领导干部在2年周期内,扣分值达到10分的,列入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建议调整名单,组织部门根据其素质能力、个性特征、身体原因等实际,作出轮岗、改任、降职、免职等组织处理。扣分值在5-9分的,列入召回管理领导干部建议名单,采取离岗集中教育培训、安排实践岗位锻炼等办法,视情安排原职或给予相应组织处置。扣分值未达5分的,则由组织部门进行提醒、函询或诫勉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咬耳朵、扯袖子”。

  3、强化立体监管网罗线索,着力解决“负面情形”固化问题。着眼于拓宽干部负面言行来源渠道,构建立体化监管模式,把上级领导、各单位党委(党组)和主要负责人提出的建议,以及群众来信来访、社会舆情反映具体问题都作为扣分情形的线索来源,结合巡查巡视、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督查考核等工作提供的素材,多方位、多维度、多层面反映干部工作生活“两圈”,最大限度掌握干部触碰“负面清单”情况。同时,加强调查核准力度,建立扣分情形实时考察机制,组织部门会同市纪委等有关部门组建考察组,通过函询、面谈、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核实,结合干部一贯表现实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关扣分和调整建议,报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确保干部“下”的科学规范、公正公平。

  4、定期盘点反馈触线行为,着力解决“负面情形”净化问题。为确保刚性处置触线扣分干部,建立定期盘点制度,“一人一册”建立扣分干部档案,列明具体情形和处置措施;“一年一表”汇总每年干部“下”的情况,梳理分析重点负面情形,以及重点部门和岗位;“一期一库”建立每周期被处置干部库,明确被调离岗位、免职的一年内不得提拔,降职的两年内不得提拔,既对造成重大工作差错、负面影响严重的干部从严从重处置,又对“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干部形成震慑约束,有效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健全后续保障机制,对因工作问责、不适宜担任现职调整下来的干部,继续关心关爱给予指导帮助,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经组织考察后符合任职条件的,重新进行任职。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