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党建+”,引领乡村新发展

2017年06月03日 09:59:34 浏览量: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基层支部是全面过硬、全面进步的基本单元,大量的任务在支部,依靠的力量在支部,工作成效直接体现在支部。”临安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新业态不断涌现,基层党建一些传统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淘宝村如何及时跟进、发挥作用,还需要不断探索实践。”

  党员形象亮起来

  醒目的“共产党员户”标示牌挂起来,基层党员身份“亮”出来,带来的变化让板桥镇桃源村党总支书记徐明良有着深刻体会。

  2015年1月,这位有17年党龄的致富带头人为自己的年度述职报告做准备,并接受群众打分评判。

  “我一个党员,怎么还让村民给打分嘞?可转念一想,党员就是为群众服务的,给你打分名正言顺。”徐明良说。这些年,他带领村民进行山塘加固、建设污水管网、浇筑村道,民生工程一个都没落下。群众评议中,老徐众望所归地拿到了“优秀”。从那天起,他出门便戴上党徽,“述职是好事,时刻提醒自己别忘了党员身份。”

  “党员有党员的样子!”这是当地广大群众对基层党员干部最质朴的感受。去年G20杭州峰会期间,徐明良带领全村党员日夜开展平安巡防、森林防火、消防检查、出租房巡查等工作,在一张睡垫上度过了13个不眠之夜。

  严是底线,更是底气。在桃源村,记者翻看了近期的一次会议记录。村里为硬化一段2000米的河堤路,共经历了干部入户征求意见等6个环节。决策过程长了,但工程质量好、资金用得清楚,群众普遍满意。这样的变化让徐明良感慨万千。这位当了16年村干部的汉子说,以前只要自己认定了的事,个人就拍板了,有时还会打一点政策“擦边球”。“现在想想都后怕。”徐明良说,“心里有了‘严’字,干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规矩、纪律和法律。看似捆住了手脚,实际是保护了党员,指明了方向。”

  徐明良的感受,正是临安推行“十看”底线目标管理给基层党组织带来的变化。看责任体系全不全、看领导班子强不强、看党员形象正不正、看目标思路清不清、看服务载体优不优、看规章制度严不严、看基础保障足不足、看工作业绩实不实、看群众口碑响不响……这套检验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强不强的“十看”标准,渗透到每一个党员、基层党组组的肌体里,推动“组织强堡垒、党员当先锋”,实现在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全面提升。

  党建抓出生产力

  在镇街工作多年,锦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国权最大的感受是,党建工作很重要。

  锦北街道是临安推进项目建设和新型城市化的主战场,2015年,为高效推进城际铁路项目征地拆迁任务,锦北街道以街道中层正职为核心、外加项目所在地新联村54名党员,成立了城际铁路项目临时党支部。

  街道把党员派到征地一线,由党员带头签字腾地,带头做群众征地工作。两天两夜,就动员303户农户签订征地同意书,其中党员签字率100%。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