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6市29县(市、区)获颁2016年度“大禹鼎”

看多少治水英雄来问鼎

2017年03月23日 08:55:02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江帆

  齐心共圆夺鼎梦

  “五水共治”像是一场擂台赛,你追我赶、百城竞技。

  翻阅今年的“大禹鼎”名单,不论是优秀设区市还是优秀县(市、区)名单,都较前两年有明显增长。“并非标准降低,相反治水进入第三年已是攻坚期,考核更严、标杆更高,各地付出的努力也更多。”省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份变长的优秀名单中,有看得到的水质变化,更有看不尽的辛勤付出。

  “历尽艰辛,圆梦‘大禹鼎’;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是获知丽水今年斩获“大禹鼎”之后,丽水市治水办一位工作人员留在微信朋友圈的一句话。丽水治水人纷纷感叹:“大禹鼎”,我们终于等来了。

  作为我省生态屏障,丽水境内河系交错,为瓯江、钱塘江、飞云江、椒江、闽江、赛江之源。为守好一江清水,丽水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到了“生态工业”的平衡点。

  2016年,丽水共整治阀门、铸造、竹木加工等“低小散”企业2650家,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390多家,主动挤出“黑色”工业产值200多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工业治水技改项目130项,总投资38.5亿元,已完成投资9.5亿元。着眼当下,更放眼未来。丽水市《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生态工业作战图》相继出台,明确丽水发展生态工业时间表和责任清单,重点引导发展生态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九大生态产业。

  一滴水的变化,折射出了生产方式的蜕变。去年,全省共完成区域特色涉水行业危重企业(加工户)整治444家,划定18个省级重点县(市、区)和20个重点园区,督促小散企业搬迁入园1407家。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已然深耕于这片土地。

  同样是今年第一次登榜夺鼎的平湖,则用科技手段破题困扰已久的城市内涝,为防洪排涝打下坚实基础。2015年8月以来,平湖市利用数字城管平台,以雨水井盖、上水井盖、污水井盖、雨水篦子等各类排水设施为排摸重点,尤其关注设施破损、丢失、堵塞、满溢等问题,管理城市内涝问题。据平湖市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统计,该市2016年解决各类井盖、雨水篦子问题459件。

责任编辑:徐淑丹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