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家把“美丽浙江”画上墙
农民画家把“美丽浙江”画上墙
2017年03月12日 09:36:14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 作者:张留
一个农民,一个油漆工,一个画家,一个老师,把浙江全力建设的"美丽中国"先行区绘上墙,遍及富阳、临安、桐庐、建德
许多对浙江发展富有历史意义的片段和乡村生活的珍贵记忆,都"活"在画里。
那么,农民、油漆工、画家、老师,是四个人在做这件事吗?
其实,他是一个人:一个来自桐庐白云村的、集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农民画家。
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美丽乡村"跳"上墙
这位农民画家叫徐根有,今年51岁。
从徐根有的墙绘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记得住乡愁。
这是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描绘的景象,也是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对环境和生活的美好追求。
而徐根有的画作,就完美融合了浙江和杭州的生动实践。
推进水务新跨越的墙绘记录了浙江推进"五水共治"的实践
在桐庐横村镇白云村委,一堵一米见高的墙上,绘上了"推进水务新跨越"的字眼,画作呈现的是白云村大坑水库,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美不胜收。
回溯至2014年,在2013年提出"五水共治"后,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浙江组建成立了"五水共治"技术服务团,并部署全省"五水共治"技术服务工作。"五水共治"至今在全省开展,释放利民福利。
白云村紧抓这项工作,穿村而过的小溪清澈见底。徐根有的墙绘就展现了白云村委在"五水共治"上下的功夫。
转过头看小溪旁,一堵墙上绘下的"垃圾分类"标语和图画,也展现了村委推广环保项目的力度。徐根有说,这种墙绘对居民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跳"上墙的不光有各项政策宣传推广图画,还有白村云珍贵的乡村记忆。
两排百年银杏的意象取自白云村,康庄大道表达村民对美好的向往
白云村有百年银杏,寄托了一代代村民对乡村生活的守望。
徐根有在居民家的围墙上,画下两排金黄色银杏,落叶满地,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站在路口,远远仰望。
这幅墙绘用色大胆。徐根有说,他想用画里的鲜明色彩和康庄大道,表现白云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另一幅画在居民房屋墙壁上的,是名叫《古寨今颜》的墙绘。如果你有机会去白云村的葛家山、大会山旧村落看看,就会知道画得有多么逼真和动情。
古寨今颜描绘的是白云村旧村落美景
用"工匠精神"记录发展珍贵片段,
"开凿引水渠,锄挖肩挑凿渠道,千塘畈钉螺全埋掉。换得一方平安地,前辈付出知多少"。
"'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是当年的口号,衢化是化工部直属企业,肯定一马当先" 。
"今日新标:浙江工业大学"。
……
徐根有的包里,背着一些老照片。老照片上,附着上面这些简短的话。
老照片上的简短语句,写的是对墙绘的基本需求
这是徐根有作画的第一个步骤,在浙江发展的道路上,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作为记录发展脚印的第一步。
老照片有了,作画的思路有了,接下来就是打底稿。
用来打底稿的是薄薄的宣纸。徐根有将老照片的内容先画到宣纸上,完成后再绘到墙上。如此一来,墙绘才算完成。
美丽山水、美丽中国,这是徐根有的墙绘草稿
虽出身农民,但徐根有用执着追求,凭"工匠精神",完成了技艺的飞跃。
现在,徐根有很忙。这两天,富阳、建德、衢州等地都有人请他去画一画。
甚至,许多大学生也慕名而来。
截至目前,有150多名中国美院的学子师从徐根有,更远的南京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都有人纷沓而至。
从地道农民到农村画家,徐根有出生在美丽乡村,徐根有记录着美丽中国。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3-11国民消费需求已经多样化 国货当自强
- 2017-03-11浙江历代文献经典 500册《浙江文丛》集...
- 2017-03-11那些让浙江人骄傲的瞬间
- 2017-03-11省旅游局局长:浙江就是个大景区景,请...
- 2017-03-11”双下沉“带来显著成效 家门口享受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