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来浙大做什么?”今天 我们依然缅怀说这句话的校长

2017年03月08日 16:55:37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曾杨希

  竺可桢资料图

  3月7日,是浙大老校长、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诞辰127周年纪念日。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1936年秋天,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在开学典礼上向新生提出的两个问题,也是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一块石头上刻着的名言。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依然提醒着浙大学生。

  1936年至1949年,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间,他不拘一格降人才,确立“求是”校训,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让浙江大学赢得“东方剑桥”的美名。

  1939年6月,部分浙大师生与竺可桢(前排右4)在遵义。

  四度西迁完成“文军长征”

  1937年9月,抗日战争的战火烧到浙江。面对日军侵略,竺可桢率领全校师生离开杭州,开始西迁。

  前后四次,浙江大学一迁浙江西天目山、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湄潭、永兴,途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余公里,历尽千难万险,被称为“文军长征”。

  1939年1月,浙大西迁广西、贵州之后,为方便浙、闽、皖、赣、沪等地的青年读书,还在丽水龙泉创办了分校。

  虽烽火连天,但每到一处,稍作安顿,师生们就打开教案,拿出课本复课,科学研究也没有停顿过。

  抗战胜利后,1946年9月,浙大在贵州的主校区和在浙江龙泉的分校终于搬回杭州,结束历时9年的西迁经历。

  在颠沛流离中,浙江大学从只有3个学院、16个学系的大学,发展壮大成7个学院27个学系,成为当时全国最完整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竺可桢资料图

  打破成见觅得良师

  出任校长后,竺可桢深知,好的教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于是,他任人唯贤。

  1936年,28岁的谈家桢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想回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由于谈家桢毕业于一所教会学校,在当时壁垒森严的情况下,想进国立大学任教,很不容易。

  经人推荐,竺可桢了解情况后,给谈家桢寄去聘书,聘他为浙大生物系正教授,每月薪金300元。谈家桢曾经回忆,这样高的职位和优厚的待遇,对刚回国的年轻留学生来说,确实难得。

  王淦昌来到浙大任物理系教授时,只有29岁。竺可桢亲自陪他参观校园,还设家宴款待。后来,王淦昌培养了程开甲、谢学锦、许良英等一批名学生。

  正因为竺可桢不带成见,许多浙大教授很尊敬他。曾任浙大数学系主任的苏步青教授回忆,当年竺可桢让他当训导长,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至于补课,更是不在话下。

  竺可桢铜像,位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中轴线西端。

  确立“求是”校训影响浙大师生

  1938年11月1日,竺校长在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作了《王阳明与大学生的典范》的演讲。在演讲中,他以王阳明的求是精神、遇险不畏精神和公忠报国精神,激励浙大师生在艰危中奋发进取。

  1938年11月19日,竺可桢在广西宜山主持召开校务会议,确定“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

  在历次演讲中,竺校长反复强调:“求是精神”就是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理”的精神,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不附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是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求是精神首先是科学精神,但同时又是牺牲精神、奋斗精神、革命精神”。

  “‘求是’二字,用竺可桢校长日记里的话来解释,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浙江大学讲师李杭春研究竺可桢已经有两年时间,翻阅了不少史料和日记,她对记者说:“我认为,竺可桢校长严谨治学的态度,求真求实的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浙大师生。”

  1989年1月,在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被确定为国家教委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后,学校提出“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口号,并将其概括为“求是创新”。新时代下,“求是创新”已成为浙江大学师生们的行动指南。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