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浙江首支“村嫂摄影队”诞生前后

2017年01月10日 08:05:58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余建红 梅晓民


5.JPG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有一支“村嫂摄影队”,系全省首支。王店镇村嫂摄影队中目前有一半以上是党员。村嫂们深入村村户户每一个角落,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来,既拍出了美丽的相片,又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全镇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事情缘起

  2006年4月,太平桥村的姚雪芬凭着一架35元就可以买到的傻瓜胶片相机和一卷普通胶卷,拍了一幅题目为《我家的小羊》的习作,不想在区里得了个一等奖,同时获奖的还有清泰桥村钱敏霞的《我的父亲》及建林村沈小毛的《河道清清》等。拍照这么容易,这是从来没有捏过照相机的农村妇女所无法想像的,也是从这一年起,各村都在申报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中心,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申报材料除了文字外还要有一定比例的照片。当时村里都没有照相机,只好请文化站帮忙,文化站工作人员每个村都要走到,忙得团团转,便建议村里配备一架傻瓜机,拍一些存档用的照片。大约有一半的村采纳了这个建议,购买了价值一千多元的数码相机,交给兼管文卫线妇女主任保管使用。而妇女主任们一拿到这架相机,便不管什么光线、速度,也不讲究构图、色彩,只是一味地东拍西拍,拍好后到文化站来求教。文化站人员耐心地帮她们分拣照片,并指出其中的不足,鼓励她们拍出好的作品来,还尽量将比较好的照片修饰后向区里的摄影赛推荐,不想又有多幅作品入选获奖。这件事也增强了文化站设想组建一支由农村妇女为主的摄影队伍的信心,镇妇联得到消息后积极支持,决定与文化站合作,共同抓好这支摄影队伍。在为队伍取名的时候,又颇费了一些周折,最后敲定为“村嫂”,因为妇女主任们虽都已结婚但一般年纪都不大,称“村嫂”最合适,而且名称又叫得响。我们又向爱好摄影的时任镇长沈菊英汇报了这件事,沈菊英爽快地同意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李建萍》希望的田野《.JPG

  李建萍《希望的田野》

  成立队伍

  2008年“三八节”,49名农村妇女在聚宝湾梅园集会,庆祝王店镇村嫂摄影队的成立。简朴的成立仪式上,时任镇长沈菊英亲自向村嫂摄影队授队旗,并当场在梅园里拍摄梅花。被村嫂摄影队聘为顾问的嘉兴市女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寿平、区摄影协会主席沈立新等均在现场作指导。沈菊英镇长说:“现在经济条件变好了,农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我们希望能够借她们的眼光、她们的镜头去表达和展现新农村的新景象、新风貌,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原汁原味、真真实实的。”

  村嫂摄影队队员除村妇女主任外,还吸收了一些年龄在50岁左右,家庭和睦的农村妇女参加。60多岁的沈小毛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她的生活都以养蚕和种地为主。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踏入了一个摄影世界并从此沉溺其中。“这两年村里搞新农村建设,完全变了样,连城里人都到村里来拍照,我也就心动了。”她毫不犹豫地花了2000元买了一台数码相机,并在第一时间加入村嫂摄影队。后来又与建林村的村嫂许桂英、沈水凤、杜银珠等,大家钱凑起来购买一架7000元以上的高档相机。从此,村里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绿荫密林都成了她们取景的对象。看到村嫂们喜欢摄影的样子,约有一半的村慢慢地将傻瓜相机换成了单反相机。

  2013年12月,王店镇文联成立,村嫂摄影队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其中的一个协会。

  村嫂摄影队成立并转为文联协会后,队员们的创作热情十分高涨,其摄影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她们不但经常捕捉新农村美景,还走进社区、走进城市,拍摄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闪光点。聚宝湾、南湖、秀洲公园、梅花洲以及上海、长兴、舟山……,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记录着新农村和大城市的美丽,共享摄影的快乐。已是奶奶级的沈小毛说:“我虽然年纪大了,可一拿着相机就觉得自己还年轻,看到自己镜头中的嘉兴那么美,心里也不知有多美、多开心。” 年近六旬的沈水凤对摄影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每天拿着单反相机东照要拍,还隔几天带着小孙子到镇文化站请教。四十多岁的杜银珠算是摄影队里的年轻人了,在她眼里,农村的人、事、景都是值得拍摄的好题材,有好多村嫂整天相机不离身,成了有名的摄影迷。每次采风结束后,都要求交作业,并在一起进行点评,指出不足、鼓励先进。

cbb5c29.jpg

  2008年3月村嫂摄影队成立

  帮助提高

  村嫂摄影队队员们凭着自己的一股摄影热情,她们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停地按着快门。虽然出了许多的好作品,但毕竟还十分的稚嫩,需要专家指导点拨。镇党委、政府不失时机,请了专家为她们培训。

  培训分集体上课和个别辅导。集体上课又分室内和室外,室内上课又称“看片会”,先用投影仪播放别人成功的作品让大家欣赏,老师讲解这幅作品为什么会成功,其特点又在哪里等知识,然后播放队员的习作进行点评,好在哪里、缺点又在哪里。室外上课即在风光秀丽的野外,直接指导学员怎样取景构图、怎样应用光线以及拍摄角度、曝光时间等摄影技巧。这样的培训直观易懂,使大家深受启发。个别辅导是指针对某一人的某一幅作品在电脑上帮助简单的调光、调色、裁剪等后期制作的辅导,使队员一目了然。张丽华拍摄的一幅《有惊无险》经适当裁剪后突出了主题,后来获得了市里的二等奖,杜银珠的《乡村仙景》经微调后色彩更加艳丽,展出后受到观众赞赏。

  有了好的作品就要鼓励,最好的鼓励方法就是为她们办展览。2010年10月,嘉兴美术馆展出了“村嫂的照片——来自王店镇农家女的乡村影像”,这次展览由嘉兴市文联主办,秀洲区文联、秀洲区妇联和王店镇人民政府协办,嘉兴市摄影家协会、嘉兴美术馆承办,级别之高,对于年轻的村嫂摄影队来说,还是第一次。文化站人员还用王店土话写了前言:“吾哇是一淘来自王店乡下的大妈阿嫂。格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乡下变化大得来勿好看哩,农民格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家小洋楼,柏油马路通到稻场口,小轿车嘢停到院子里哩。看哩介大格变化,吾哇心里是开心得来告啊睏勿着。拿啥来表达吾哇格开心呢?大妈阿嫂啦商量来商量去,噫!拿介漂亮格景致拍落来勿是蛮好吗?……”。稚嫩的作品加上朴素无华的语言,吸引了大批的“街佬人”来参观,有记者评论这次展览“画面很艺术,内容很生活”。

  2013年7月,在嘉兴市文化馆举办了王店镇村嫂摄影队成立五周年《美丽家园·村嫂梦》摄影展。

  2015年4月,“浙江省优秀视觉艺术创作群体系列展·王店村嫂摄影队作品展”在秀洲区农民画艺术中心开展,共展出20多位村嫂近年来创作的30余幅作品。

  2017年1月,“吾哇拍格照片”王店镇村嫂摄影展在嘉兴市文化馆展出,共展出100幅摄影作品。

《丰收的喜悦》许桂英.JPG

  《丰收的喜悦》许桂英

  影响扩大

  在展览的同时,王店镇党委、政府还积极通过相关单位向各类摄影比赛推荐村嫂们的作品,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冯美英、张丽华、杜银珠、许桂英、钱月红等在浙江省农民美术、书法、摄影赛中分别获得摄影铜奖和优秀奖,杜银珠还在去年举办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员才艺大赛中获得了“银兰花奖”。

  在嘉兴市女摄影家协会举办的“亲情、母爱、和谐”摄影比赛和嘉兴市摄影家协会举办的“聚焦聚宝湾”摄影比赛中有多名队员获得优秀奖;在嘉兴市第九届农村文化礼堂视觉艺术作品展中,许桂英获二等奖,沈小毛获三等奖,姚华仙、冯美英等入选。参与嘉兴市第二届农民摄影大赛,获银奖1名、铜奖2名、优秀奖1名。通过参加一系列的摄影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了村嫂摄影队员的积极性,也充分展示了她们的摄影才艺。2014年12月,被省文化厅公布为浙江省第三届视觉艺术创作群体,这是嘉兴市范围内获得此荣誉的唯一一个乡镇级摄影团队。

  2013年10月,由镇政府投资,拍摄了展现村嫂摄影队风采的微电影《村嫂梦》,这也是嘉兴首部乡镇原创微电影。作品内容以王店镇“美丽乡村”的天然景色为背景,刻画了一个个热爱摄影的新时代村嫂形象,凸显王店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品质。2015年结合五水共治,又拍摄了第二部微电影《村嫂梦之悠悠梅溪水》,该作品以村嫂利用手中的相机,积极参与中心工作为内容,以小见大地反映了王店镇如火如荼的“五水共治”工作。

  王店镇村嫂摄影队从建队之初的49人发展到今天的100多人,在年龄结构上涵盖了老中青三代,她们从不知怎样握相机到取得金奖银奖,并有1人加入嘉兴市摄影家协会、3人加入秀洲区摄影家协会。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