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第五届“浙江慈善奖”揭晓

夏宝龙作出批示 车俊等看望获奖代表
2016年12月29日 11:53:27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徐曼丽

  慈善如光,照亮前路;慈善如光,带来温暖。12月28日下午,第五届“浙江慈善奖”在杭州揭晓并举行颁奖典礼。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作出批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看望获奖代表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向这次受表彰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葛慧君、厉志海、熊建平、陈加元、张晓林等出席颁奖典礼。

慈善之光.jpg

  各个奖项获奖者合影 浙江日报 葛俊

  夏宝龙批示:高度肯定浙江省慈善事业

  夏宝龙在批示中高度肯定了浙江省慈善事业。他指出,慈善是社会文明和谐的重要标志,慈善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崇高事业。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以贯彻实施《慈善法》为契机,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推动我省慈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社会各界都要向慈善典型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慈善事业,以自己的善心善行传播正能量,努力营造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车俊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个人和机构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说,怀善心、行善举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一直以来,浙江的慈善事业走在全国前列,“浙善”是点亮美丽浙江的火把,是传播浙江正能量的旗帜,是弘扬浙江精神的生动典范。希望获奖者继续用爱心温暖社会、点亮希望,激发更多人的爱心、调动更多人的热情,使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篇章。

  “慈善之光”颁奖现场  浙江党建网 陆伟 摄

  120个先进个人、机构和项目获“浙江慈善奖”

  “浙江慈善奖”是浙江省公益慈善领域最高奖。本届活动是《慈善法》颁布实施后我省首次以省政府名义开展的评选活动,是贯彻落实《慈善法》的一项重要举措。评选于6月底启动,经过社会各界报名参与、专家评委评审、网络公众投票、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产生了个人捐赠奖、机构捐赠奖、慈善项目奖、志愿服务奖、慈善工作奖等120个先进个人、机构和项目。其中,个人捐赠奖30个,机构捐赠奖30个,慈善项目奖30个,志愿服务奖20个,慈善工作奖10个。

  以“慈善之光”为主题的颁奖活动上,快公益”团队、浙江省慈善总会、海宁市慈善总会、绍兴市一米阳光爱心服务社;浙江省公羊会公益救援促进会、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姚小民(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工人)、浙江省医师协会医学专家志愿者队;爱心亭(温州瓯海区慈善总会)、失智老人关爱项目(宁波市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亲情家书传真情(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关心桥计划 (浙江省关心桥教育公益基金会);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天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薛艳庄(原杭州大学书记、校长)、陆树芬(退休护士,原丽水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干丽君(退休工人、杭州市滨江区习西兴街道西陵社区居民)、陈国祥(祥生实业集团),代表各个奖项获奖者上台领奖。

  薛艳庄(原杭州大学书记、校长)上台领奖。浙江党建网陆伟 摄

  浙江一直是公益慈善的沃土

  浙江,一直是公益慈善的沃土。在传播爱与希望的路上,从普通人到企业家,浙江人一直在行动。据省民政厅统计,目前,全省经各级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组织总数4.67万个, 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8.3个,另有11.8万家纳入备案,大部分社会组织主要在公益慈善领域开展活动。浙江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市、县(市、区)慈善机构、红十字会机构全覆盖,这些直接从事慈善活动的机构,其工作网络已延伸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

  浙江慈善事业发展快速发展,成绩斐然。自2013年第四届浙江慈善奖以来,浙江省以举办慈善组织为主要载体,以信息化网络为重要平台,以资金、物资捐赠和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面向社会、覆盖各个活动领域的现代公益慈善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主要体现在:

  社会捐赠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类慈善组织募集善款超过220亿元,发行福利彩票604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71亿元。特别是得益于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通过建立慈善基金和独立基金会参与慈善事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慈善项目品牌影响扩大。近年来,全省各类公益慈善组织在实践中加强探索,在巩固原有慈善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项目化管理,创新实施了一批具有较大品牌影响力的公益慈善项目。

  公益慈善服务更加专业化。全省经常参加公益慈善服务的注册志愿者超过420万人。全部市、县(市、区)和大多数高校、乡镇(街道)、部分社区、企业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分)会或义工联合(分)会等志愿服务组织或机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在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工作和大型公益慈善活动中,志愿者成为重要支撑力量,志愿服务构成从一般劳务帮扶和服务扩展到心理抚慰、社会功能修复等。

  慈善理念日趋成熟。在浙江大地,“人人会做慈善、慈善人人可为”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活动如火如荼,慈善的美好故事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社会公众慈善意识日益增强,“微公益”、“微心愿”、“微慈善”等由城乡居民自愿发起,扎根基层社区,直接服务困难群众的慈善活动蔚然成风。

  互联网慈善发展迅猛。近几年,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公益慈善需求,我省积极探索“互联网+慈善”,形成了不少运行稳定的互联网慈善募捐平台,并朝着精细化、全民化、广覆盖式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开展公益慈善捐赠、普及公益慈善知识、宣传公益慈善理念的重要渠道。

  慈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在各类新闻媒体的支持下,先后开展了“爱在浙江”、“慈善在行动”、“向善的力量—寻找身边的感动”等各种宣传活动,不断培育优化慈善文化发展的大环境,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创了慈善公益宣传的新领域。

  “爱心被奶奶”陆树芬展示“百岁被”。浙江党建网 陆伟 摄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