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继一线城市风波后 杭州要成为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28日 08:22:22 浏览量: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全琳珉

  这几天武汉人和郑州人有点骄傲。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批复,郑州、武汉入围新一批的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根据2007年住建部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中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

  因此这个消息一公布,武汉郑洲的媒体都炸了,铺天盖地都是相关报道,其中的欣喜之情可见一斑。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重庆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加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他强调,中国要解决北京这样特大城市存在的城市病,"需要再有十个类似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才行"。

  而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杭州也是可能入围这样的中心城市之一。

  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有什么好处?

  近几年,城市的概念一直被反复炒作,从一线二线三线,到国家级中心城市、世界级城市,看得人眼花缭乱。有的概念被诟病概念多于实质,然而各城市还是争先恐后、络绎不绝。

  国家中心城市便是这么一个香饽饽。

  中商智库常务副总裁沈云昌表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将会获得更多的政策资源和投资倾斜,在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市场建设、高层次城镇化建设、交通中心、信息网络中心、文化事业等方面都会获得更大的投入和政策倾斜。"

  2016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谈到"中心城市建设可以将城市变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全世界的高端人才等,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也会汇集到你这个地方来。"

  杭州,作为今年朋友圈的城市刷屏王,当然对此份殊荣抱有野心。

  《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杭州要充分利用举办G20峰会和亚运会的契机,扩大全球影响力,全力打造国际化门户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争取创建国家级中心城市。

  而国家目前对于杭州的定位,主要体现于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其表述是"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恩,虽然措辞带了一个"中心",但与国家级毕竟还是不太一样。

  杭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希望有多大?

  根据媒体报道,目前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的发展特征、功能是这样的:

  一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

  二是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枢纽;

  三是国家科教、文化、创新中心;

  四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是国家城市体系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杭州符合这些要求吗?我们来一条条分析。

  第一条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

  国家创建中心城市这么一个概念,主要还是想让这些中心城市带着周边"一起飞"。因此这一条,笔者认为是考核一个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

  那么杭州的能力怎么样?数据说话:

  两年来,杭州都市圈经济增速持续增长,已成为浙江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块,其中6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2015年,杭州都市圈实现生产总值20121.56亿元,占全省46.92%,同比增长8.7%。在全国都市圈中,增速仅次于上海、广州都市圈。

  杭州本身经济实力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杭州GDP增速达到了10%,连续6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而同期全国的增速是6.7%,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增速超过1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寥寥无几。

  第二条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枢纽

  从高铁、动车可直达的城市的数量来看,杭州可以直达198个城市,不仅向外辐射范围广,杭州还可能将高铁引入机场。届时,实现机场与铁路网的无缝衔接,全省及周边市民坐飞机会非常方便,因此交通枢纽方面杭州没有大问题;

  信息枢纽方面更不用举例了,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经济发展上,杭州的领先地位已不必质疑。前浙江省省长李强赴任江苏省委书记后,还特别点了杭州滨江,要求苏州对标学习。

  第三条国家科教、文化、创新中心

  古都的名号加上"互联网+"这个大神级加成,杭州在文化、创新方面妥妥地傲视群雄;

  科教这方面,杭州虽然大学挺多,但211、985只有浙江大学一所。这也有历史方面的因素,当年,"211"工程启动后,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已进入"211"工程大学建设序列,浙江医科大学已通过"211"工程预选。然而,1998年浙大四校合并,原本可以有4所"211"的杭州,只剩下了1所,而且"985"工程开始之后,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极有可能同时进入"985"工程序列。可以认为,如果1998年浙大四校不合并,杭州将有4所"211",其中2所"985"。

  不过,曾有科技媒体对中国的二线城市杭州进行了调研,认为杭州将超越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国下一个科技中心。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第四条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G20峰会不用多说,2022年杭州还要举办亚运会,国际影响力算是小有成就了。

  而竞争力,有一个新闻可能关注的人较少,今天,随着杭叉集团上市,杭州成为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第四个拥有百家A股上市公司的城市,成为中国资本第四城。还有什么竞争力指标能比"资本青睐"更有说服力?

  G20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

  第五条"塔尖城市"

  前面已经说过了,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浙江省省会。有没有资格成为"塔尖",各位看官认为呢?

  因此,从五条要求的分析来看,杭州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如果能够入围国家级中心城市,当然是极好的。

  但也不用过分纠结这个名号,杭州凭借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早已在全国打响名声,成绩是说不了谎话的,不入围也可以继续走自己的路。

  还是像杭州市长当初表现的态度一样,"千万不能被一些褒奖冲昏头脑",做好自己的事,不用一直执着于城市概念。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