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让纪律戒尺使出好效果

2016年12月20日 15:04:52 浏览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颜新文 李光 刘珏

  浙江省杭州市转变监督执纪理念,从问题线索处置、综合施策等方面积极实践“四种形态”。今年1至10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4463件,谈话函询970次,立案1730件,处分党员干部1397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9人。通过做细做实“四种形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教育挽救了一批党员干部,推动当地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规范严谨,科学处置问题线索

  12月2日,记者在杭州市江干区纪委看到,区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陈春晓与案管室的同志正对今年下半年以来收到并处置的问题线索进行核查比对。

  收到多少问题线索?运用了哪些处置方式?谈话函询占比多少……从今年起,除了定期发布执纪审查统计分析情况外,杭州市纪委对各级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情况也进行定期数据分析,指导各地开展监督执纪工作。

  “针对不同情形该谈话函询的谈话函询,该立案的抓紧立案,尽量少用暂存,防止一拖了之。”市纪委案管室负责人说,为及时规范妥善分类处置好问题线索,市纪委用“制度+科技”的手段给出答案。

  今年初,市纪委出台制度规定,除明确问题线索的范围及报送方式,还明确统一归口案管室集中收集、汇总管理。“已实现全市问题线索管理全口径、全纳管、全覆盖。”对收到的线索,严格按照“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暂存、了结”五种方式规范,科学处置。

  为了让问题线索按照“四种形态”要求及时、准确“对号入座”处置,市纪委建立了每周各纪检监察室集体分析,每月分管领导参加集体分析,每季度市纪委书记主持集体分析的三级集体排查和处置机制,逐人逐件研究分析,集体确定处置意见,实现对问题线索的动态“清零”。

  创新研发“问题线索管理系统”信息化监管平台,使问题线索从接收到审批流程、办理进度、处置完毕,每个环节都处于实时监管之中,实现包括各个处置阶段形成的材料文书等逐一可查,全程留痕。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4463件,同比上升100.9%;了结2199件,同比上升263.5%。

  综合施策,在精准执纪中提升公信力

  今年初,上城区停车收费中心因违规发放福利(价值1.54万元)的问题,被区纪委立案审查。

  其间,该中心主任林某认真配合组织审查,主动讲清问题,积极清退违规所得。区纪委从其违纪性质、情节、认错悔错态度、配合组织审查等情况,以及该部门需服务保障杭州G20峰会大局综合考虑,对负有主要责任的林某、负有领导责任的区城管局党委书记和分管副局长分别作出党内警告、告诫等处理。对其余10名违规领取福利,但数额较小,并主动清退的党员干部给予诫勉谈话或批评教育,既帮助其认清错误,及时改正,又做好思想工作。

责任编辑:贾歆琰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