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非遗保护新思路:美丽村歌唤起乡愁记忆
安吉非遗保护新思路:美丽村歌唤起乡愁记忆
2016年12月01日 08:06:58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王其全
龙舞全景
平安灯
“守一滴水净,听一段泉声”“山色依旧妆,竹林中又见你最初的模样”“心留万顷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以大竹海为吟唱主题的《绿色碧门》唱出了美丽乡村新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处处彰显着“绿色”,传递出安吉的生态魅力。
安吉是全国唯一“两山”理论实践试点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先后推进非遗展示馆、文化礼堂等载体建设,并将村歌文化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打造,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唤起乡愁记忆。
在今年湖州市第七届“南太湖”音乐舞蹈(戏剧)节中,《一生追求》夺得创作类、表演类双金奖。这是一首歌颂“两山”重要思想的歌曲。歌词作者、县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黄卫琴说:“取名《一生追求》,是希望我们的祖辈以及后代都要不断追求‘两山’发展精神,追求绿色生态和谐理念。”
“梯田层层漫稻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章村镇郎村村的村歌《美畲山》,是畲家生活的真实写照,融入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黄卫琴、高宇霞、朱丽娜三人精诚合作,在2012年浙江省首届村歌创作演唱大赛中,荣获创作金奖和表演金奖。梅溪镇上舍村村歌《舞出精彩》,将非遗项目“化龙灯”作为主线,演绎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内涵,在2014年浙江省委宣传部“村歌”创作演唱大赛中荣获创作铜奖,并走出国门表演,传递中国美丽村歌好声音。杭垓镇磻溪村村歌取名《薪火相传》:“看不完的山水风光,再去看千年的平安灯彩。悠然在西苕溪母亲河源头,淸流驮来盏盏的祝福,这是记忆的乡愁。”平安灯会至今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拥有近200多位村民表演者。磻溪村通过歌声来记住乡愁,从文化的根脉守望山水,呵护家园。以湖州铜镜为题材的《镜缘》,荣获2016湖州市第三届艺术节暨第七届“南太湖”音乐舞蹈(戏剧)节获创作类、表演类铜奖。还有:歌颂文物古迹独松关的《梦回千年》、书法大家吴昌硕故里鄣吴村村歌《感梦古鄣》、世代以酿酒为业的皈山场村村歌《美酒一缸缸》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雅俗共赏。
随着现代化浪潮的冲击,生活方式的嬗变,那些曾与村民们息息相关的文化记忆和古老传统正在离我们远去。一批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民间,热心非遗保护,精心创作村歌,广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据了解,目前安吉县创作有近50首村歌,遍布15个乡镇(街道)。县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村歌的创作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支撑,民间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村歌的酝酿奠定了扎实基础,而非遗则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首村歌就是一部村史,就是一张村庄特色名片;一首村歌就是一幅淳朴民风画卷,就是一抹悠远乡愁。”“要把村歌融入文化礼堂活动,组织村民学唱并且唱好;留住乡情,留住乡愁。” 2015年12月,第二届浙江省村歌大赛在安吉县举办,更是掀起了传唱村歌的高潮。
安吉县村歌文化建设立足本土文化,挖掘非遗资源,突出乡村特色,凝聚民心喜乐,唤起乡愁记忆,在积极探索宣传非遗、传播非遗、保护非遗有效途径和方法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1-30庄市小戏曲唱响人文大舞台
- 2016-11-30浙江省向书店购买阅读服务
- 2016-11-30无愧时代,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