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让学生看到未来的无限可能

宁波大学用创新创业教育助推人才培养

2016年11月03日 15:04:49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烁

  打造创新创业龙头

  舒天予,是在宁波大学创业舞台上尽情挥洒的另一个学子。“来到学校后,我被学校的‘宁波帮’创新创业血脉吸引,萌生了实现梦想的念头。”舒天予说干就干,大三那年,他在海外留学同学帮助下,成为数码海淘的第一批试水者,做出了10万元纯利的成绩。

  “这坚定了我创业的决心,我决定做电商物流。”舒天予与7位同样来自宁波大学的“梦想合伙人”携手,成立了“浙江一渡控股有限公司”。“公司走优质路线,逐步推出以仓库租赁、物流配送、供应链优化为核心的服务体系。”舒天予自豪地介绍道,如今,公司已与37家企业建立服务协议,累计营业额超过3亿元,短短3个月就实现收入与成本的持平。

  “下一步,我将全力深入‘互联网+农村’时代下的供应链服务需求,面向6亿农村消费群体挖掘市场。”舒天予对未来充满希望。

  魏睿、韩军、舒天予、厉刚、赵连威……盘点创业学子典型,回顾创新创业教育之路,沈满洪十分感慨,他介绍道,“早在2008年底,宁大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就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的批准。”

  2015年,由校长担任院长的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下设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创新能力训练中心等5个中心。与此同时,学校开设了一批创新创业课程,组建了创业导师团,还将进一步建设大学生创业园。

  递进式培养人才

  “现在,宁大正积极打造创业意识激发、能力培养、实践训练、培育孵化、成果验收等5个由低到高的人才培养阶梯。”沈满洪介绍道,这5个阶段针对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教育内容,力争达到学生参与创新实践人数超过60%、参与学科竞赛人数超过40%,最终,实现创业率达到5%。

  有了体制机制的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有的放矢。不久前,宁波大学成立创新班和创业班,每年招收和培养100名左右的创新创业特长学生,对其进行分层、分类、分阶段的递进式培养。“目前,首期创业班50名学生顺利通过了创业项目答辩评审过程。”宁波大学有关负责老师介绍道。

  一系列创新创业“组合拳”下,宁大学生创新创业成绩突出。更可喜的是,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了宁大学生力争做到的基本素养,而不仅仅是一小部分学生的“专利”。

  好消息频传: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宁大摘得金奖;“挑战杯”竞赛中,宁大2012年取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此后连续3年蝉联比赛“优胜杯”;2013至2015年,宁大本科生获A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60项。不久前结束的浙江省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宁大获得了7个金奖……

  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业、助力就业,成果开始显现。统计显示,5年来,宁大本科生发表论文超过1000篇,获专利授权749项。与此同时,近3年,该校学生高质量就业人数占总毕业人数比例均在45%左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毕业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超过2%。学校也被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工作50强’称号。”沈满洪表示,今后,学校将不忘初心,继续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上坚定前行。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