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涌新潮 浙商立潮头
宁波涌新潮 浙商立潮头
——浙商回归经济引领宁波新发展
2016年10月09日 09:16:39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陈潇奕
世纪城
在宁波,“浙商回归”正成为有效投资的生力军,一批又一批浙商、甬商回归故里,创富桑梓,以悠悠乡情投身家乡建设,不断优化城市经济结构,促进生产要素的高度集聚,深入改变着城市发展的每一寸肌理。
如今,浙商回归已蔚然成风,在浙江大地硕果累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宁波紧紧围绕港口经济圈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港航物流服务中心等“一圈三中心”建设,全面构筑起产业、总部、资本、人才科技的“四位一体”回归工作格局,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注入新动能、增添新动力。
弄潮儿向涛头立,宁波浙商回归,风头正劲。
方舟外景
杭州湾
重产业链招商
助推宁波工业4.0
深知“大高好”项目的引领性,宁波在开展浙商回归工作的过程中,按照“补链、延链、强链”的招商理念,集中力量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具有引领性、关键性和突破性的重大高端产业项目,努力达到“引进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打造一个产业集群”的链式效应。
如今,杭州湾新区已经赫赫有名。在汽车制造业框架基本搭建起来后,杭州湾新区又逐步向汽车2.5产业延伸,积极引进汽车金融、研发设计公共平台、汽车后市场服务、汽车文化等项目,致力打造汽车全产业链。可以看到,在上海大众、吉利汽车两大整车制造企业龙头的带领下,其上下游企业接踵而至,目前已经吸引了德国博世、法国佛吉亚、美国江森等100多家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形成了集研发、制造、检测、人才培养、金融、后市场服务为一体的千亿级汽车产业群。
“毫不夸张地说,浙商回归催生了新区发展新动能,加快了滨海新城的发展。”宁波市经合办主要负责人如是说,“新区有300多家存量企业,其中不乏上海大众、吉利汽车等具有巨大产业带动力的重点项目,顺着这条主线往上下游选择主攻方向,招商成功率可以大大提高,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产业链间的良性互动。”
而大榭开发区,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深耕石化产业链招商,按照“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进行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中海油、万华化学、东华能源、利万集团等一批重量级石化产业项目,推进了大榭石化馏分油综合利用、福基石化丙烷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形成“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链,成为全省首个全国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构建了一条海外轻烃资源利用产业链,打造成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
随着经济发展迈向新常态,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宁波紧紧围绕产业链招商,立足当地产业基础,做全产业链,形成了区域功能明显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更好地集聚各生产要素,有效壮大了生产规模。与此同时,“以工匠精神谋创新求转型”,浙商回归也为流动着传统制造业血液的宁波注入了转型升级的新活力,补给了新动力。
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布局下,围绕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中心的功能定位,宁波大力引进高端制造业项目,打造宁波工业4.0,推进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发展,于是一个智能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宁波形象越加饱满。
加强集成信息化与工业化,通过跨界协同创新,推动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模具文具等优势产业向高附加值化和服务环节延伸;引进和完善石化、汽车、能源、装备制造等临港大工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放大项目功能,以大项目形成大产业,推进临港工业集群发展;重点突破发展新材料、新装备、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产业,依托专业园区强化产业链招商和初创型科技企业培育,建设一批专业性强、集聚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重点引进金融服务、航运服务、电子商务、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城市经济融合发展,打造服务经济核心竞争力;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鼓励浙商扩大在现代商贸、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健康养老、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大力培育引进“四新”经济,把握技术变革新机遇,抢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先机,提升产业引领力;积极引进农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物流配送、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和生态化水平。
从2012年起,浙商回归的这5年里,宁波已经巧借浙商力量,做到了产业、技术、人才的高度集聚,并且不断往高水准方向纵深发展。新时代下的浙商,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勇于挑战、勇于拼搏,在新的领域、新的行业独树一帜,为宁波驱动着发展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0-09宁波签约764.6亿元重点项目投资
- 2016-10-08"宁波制造"加速与世界对标 探路中国制造...
- 2016-10-08宁波首次编制专项规划 要打造全国一流文...
- 2016-10-07宁波5年内将建成20个国家级出口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