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宁波首次编制专项规划 要打造全国一流文化产业强市

2016年10月08日 14:31:15 浏览量: 来源:甬派客户端 作者:梅子满

  关于文化产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相比深圳、杭州等城市,宁波的文化产业发展差距不小。不过,宁波从未停止追赶跨越的脚步,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日前出炉的《宁波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将宁波打造成全国一流文化产业强市。

  记者获悉,这是宁波首次编制文化产业的专项规划。

  目标

  到2020年宁波文化产业占全市GDP8%

  (和丰创意广场,资料图)

  这份《规划》,为宁波文化产业发展定下了一个颇具气势的目标——

  建设国内一流的“创意设计高地”、“文化智造基地”、“文化休闲胜地”;

  到2020年宁波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8%。

  围绕目标,《规划》提出,要构建“2+3+3”的文化产业体系——

  重点提升发展高端文化用品制造业、创意设计业两大优势产业;

  壮大发展影视制作业、文化休闲旅游业、工艺美术业三大潜力产业;

  创新发展现代传媒业、会展业和信息传输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

  目前,宁波文创产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宁波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去年全市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565.14亿元,占全市GDP的7.1%,文创产业增加值在总量上排名浙江省第二,文化制造业总量居全省首位。初步形成了文化制造、创意设计、广告、影视演艺、网络信息、文化软件服务等一批具有宁波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空间

  一核、一轴、一带、多中心

  (宁波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资料图)

  《规划》提出,要推进文化产业功能区空间协调发展,构建“一核、一轴、一带、多中心”的文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一核,是指以泛三江片核心区为载体的“文化核”,涵盖了集聚文化产业主要环节的宁波文创港、宁波音乐港、老外滩时尚产业功能区、东外滩创意产业功能区和环月湖历史文化休闲功能区,重点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的商业资源以及创意设计和时尚产业,发挥集聚融合、带头引领作用。

  一轴,是指“文化服务产业轴”,沿轨道交通1号线,推进文化产业功能区点轴扩散、东西延伸,串联梁祝文化产业园、天一商圈、文化广场等宁波主要的文化和商业设施,是服务宁波市民文化娱乐消费,服务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轴线。

  一带,是指C形“文化融合产业带”,即串联镇海创意科技功能区、高新区文化科技融合功能区、宁波会展服务功能区、东钱湖休闲旅游功能区和鄞南创意产业功能区,是宁波市创意、科技、金融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重点推动文化创意和科技、旅游的融合发展,扩大创意设计、现代传媒和文化信息传输等产业规模。

  “多中心”,是以功能区和分片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县(市)区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和文化内涵提升的重要节点。

  载体

  在全市布局20个文化产业发展功能区

  (规划中的宁波文创港,资料图)

  《规划》提出,要在全市重点布局20个文化产业发展功能区,通过功能区建设打造资源要素集聚及政策措施落地的空间载体,使功能区成为带动产业转型、服务城市居民、展示活力宁波的大平台。20个功能区包括——

  ◎宁波文创港

  ◎宁波音乐港

  ◎老外滩时尚产业功能区

  ◎东外滩创意产业功能区

  ◎环月湖历史文化休闲功能区

  ◎高新区文化科技融合功能区

  ◎宁波文化广场功能区

  ◎鄞南创意产业功能区

  ◎镇海创意科技功能区

  ◎宁波会展服务功能区

  ◎东钱湖休闲旅游功能区

  ◎宁波保税文化功能区

  ◎梅山海洋文化创新功能区

  ◎杭州湾欢乐休闲文创功能区

  ◎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功能区

  ◎象山海洋文化产业功能区

  ◎宁海全域化休闲旅游功能区

  ◎奉化弥勒文化休闲功能区

  ◎慈溪艺术品交易功能区

  ◎余姚智能制造功能区

  同时,《规划》鼓励各县(市)区按照自身定位和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分工,采用突出重点、适度交叉、协调推进、错位发展的原则,确定各自的特色主导产业及功能目标,明确1~2个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兼顾发展N个协调创新文化产业。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