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危难中挺身而出,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在困难时雪中送炭……

他们都有一个名字:浙江好人

2016年09月20日 08:43:13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翁浩浩

  今天是第14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以“最美”人物为代表的道德建设先进典型在引领社会风尚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这一重要载体,发现好人之“美”,传播美德之“美”。在“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几个“浙江好人”的故事。

  在浙江,来自各行各业的“好人”们每月都会相聚在一个特殊的平台——“浙江好人榜”。自2014年1月,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在全省开展“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推荐评选活动以来,全省每月都会产生一批上榜人物。截至目前,共产生了971位“浙江好人”。他们有的在别人危难时挺身而出,有的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有的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有的坚守为人处事的诚信底线,还有的倾尽所有照顾他人……他们用凡人善举树立了一座座道德的丰碑。

  因为勇敢,所以可敬

  说起“老当益壮”的典型,海盐县通元镇新拱村70岁的村民沈和荣算得上一个。

  今年6月23日傍晚,沈和荣在亲戚家帮忙修房屋,突然听到不远处的新桥港河里传来呼救声。他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向河边奔去,只见一辆小轿车翻入河里,一名男子紧扒车门,大半个身子浸在河水里,胳膊上还挂着两个孩子。救人要紧!他来不及脱掉衣服就直接跳进河里。“我游过去,把一个孩子扛上肩,单手划水往回游。”沈和荣回忆说。但衣服浸水变重,再加上孩子惊恐不已,年迈的他逐渐有些体力不支。“我当时想,如果实在不行,我就把孩子先举到头顶,一定要把孩子救下来。”他说。好在工友们及时赶到,几分钟后,沈和荣和大伙终于把两名孩子和该男子救回岸边。

  这不是沈和荣第一次下水救人了,他曾经4次从水中救起4条生命。“他是个好人,见不得别人有事。”沈和荣的妻子董美宝说。

  翻阅一期期“浙江好人榜”,我们发现,其中超过90%的好人都很平凡,平凡得与他们擦肩而过时,你甚至不会留意。但在关键时刻,他们身上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人感动、给人力量。

  给人同样感动的还有台州的那位“熊猫侠”。“熊猫侠”真名叫卢永军,是三门县亭旁镇芹溪村村委会主任。有一次,卢永军到采血车上献血,才得知自己的血型是RH阴性血,就是俗称的“熊猫血”。工作人员告诉他,这种血型在大部分医院和血站中库存很少。2006年11月,他与7名献血志愿者沟通后,以“血缘”为名创建了RH阴性血型志愿者QQ群。在卢永军的感召下,同样是“熊猫血”的弟弟也入了群。亭旁镇枧头村15岁的小刘,在一场事故中意外受伤,急需输3000毫升“熊猫血”,当时血库仅存1000毫升。卢永军立即联系临海、椒江的5名志愿者连夜献血,挽救了小刘的生命。

  对于献血救人的事,卢永军从来没有告诉家人。就连他的妻子也是在媒体上看到报道后,才知道他的义举。而卢永军最喜欢的称呼,就是“熊猫侠”。

  因为奉献,所以充实

  “替群众办事让我快乐,而他们的一声谢谢,就是我最大的满足。”今年68岁的楼小冲,是永康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咨询员。在这个岗位上,楼小冲一年大约收到群众10万声“谢谢”,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

  2009年1月,楼小冲从永康市农林局退休。他没有在家休息,婉拒了一家企业的高薪聘请,却做了一件让很多人“想不到”的事: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做一名志愿咨询员。楼小冲的咨询服务台很小,只有一张桌子和一部电话;但他的“办公室”很大,大到300余平方米的服务大厅都是他服务的范围。他收集整理了全市100余个部门单位、800余项业务办理的情况,并把各部门单位地址、联系电话、乘车线路等汇编成表,整整齐齐压在玻璃台板下,经常看、反复记,努力做群众心中的“百事通”。“咨询服务工作很特殊,你负不负责任,对待群众热不热情,都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来不得半点马虎。”楼小冲说。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