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长兴 绿色跨越
绿引擎 新经济
大美长兴 绿色跨越
2016年12月13日 08:59:59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陈潇奕 沈贵方
乡村公路洁化、美化、绿化
长兴,镶嵌在浙江省湖州市的一块清润的玉,这里风云变幻,潮流激荡,是名声赫赫的工业强县;这里山明水秀、湿地相连,有绿水青山绘制的美好图景;这里人杰地灵,涵养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大美长兴,以幸福为名,这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随着新常态的发展,与时俱进的长兴以绿色为发展底色,在响起生态文明建设协奏曲的同时,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组合拳,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崛起了一片创业创富的芬芳沃土、财富涌流的膏腴之地,助力“两美浙江”铿锵前行、喷然勃发。
铁腕治水,重焕长兴梦里水乡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长兴县属太湖流域,平原河港交织,荡漾密布,山区为溪涧及山塘水库,为了营造“洁、清、净”的水环境,长兴全力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历数这几年的“五水共治”,长兴走出了特色化的科学治水之路,且成绩显著。2014~2015年“五水共治”期间,按照“凡水必治、凡治必清”的标准,扎实开展治水工程。治理“三河”13条,打通“断头河”43条,清淤疏浚河道1253公里,实施“河长制”河道547条,县财政每年安排河道专项保洁资金800万元,对1659公里河道实行保洁全覆盖。2015年荣获全省“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大禹鼎”,2016年1月成功创建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如今,市控以上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保持在100%,县控以上断面无Ⅴ类及劣Ⅴ类水质,在全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长兴列优秀等次。
生活污水的治理直接关系到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提升。近几年,长兴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改变了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的状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题得到进一步破解,人居环境显著改善。2014~2015年“五水共治”累计投入资金38.29亿元,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共完成175个村(居)治理工作,新增受益农户43145户,受益率达到72%,两年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荣获“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治理,完成存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65家、完成禁限养区及市级“九条河”沿河2000米内养殖场关停整治69家。
“大力推进饮用水源地生态片林建设,也是我们‘五水共治’的‘点睛之笔’。”长兴县环保局工作人员如是说,“供水是第一生命线,我们必须重视水源地保护,从源头张开生态保护伞,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在深入开展合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工作中,长兴县专门制定了《长兴县合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办法》和《长兴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合溪水库上游生态建设的实施办法》,积极引导和鼓励合溪水库上游乡镇,大力开展水源地范围内平原水田种植多年生农作物改造工程,通过政府专项扶持、乡镇统一流转土地,投入绿化资金近1亿元,三年新增水源涵养生态林1.62万亩,既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又显著增强了水源涵养能力,水库周边蓄水能力和生态环境明显提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2-13小城镇,向脏乱差宣战
- 2016-12-12新昌大市聚镇废水循环使用零排放
- 2016-12-12森林生城市 四时迷人眼
- 2016-12-12创新驱动 探路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