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推动党员领导干部良好家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平湖市推动党员领导干部良好家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6年11月27日 12:07:41 浏览量: 来源:平湖网 作者:俞雪琴
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是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准则》《条例》的明确规定,是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也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探索建立推动领导干部良好家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平湖市纪委开展了专题调研,总结回顾了近年来我市开展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主要做法经验,力求从中查找问题,补齐“短板”。
一、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主要实践
(一)“家庭助廉”——教育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近年来,平湖市紧紧抓住领导干部家庭这个重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助廉”活动,着力提升领导干部家庭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一是送“廉礼”。市纪委先后编撰并向全市领导干部家庭赠送了《金平湖廉洁正气人物选》、《廉洁从政百个提醒》、《遵规守矩百案警示》等廉政教育读本,并利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日,向全市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发送廉政短信,温馨提醒廉洁过节。二是办“廉课”。市妇联结合家庭教育等活动,先后举办全市乡科级领导干部家属(配偶)廉政教育报告会、乡科级女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等,邀请市纪委、检察院等单位的领导进行授课,邀请“贤内助”畅谈好家风,邀请干部家属书写亲情寄语、廉政家信等,引导领导干部家属践行“清廉家风”,树立“廉洁齐家”意识,弘扬“尚俭戒奢”传统,发挥“廉内助”作用。三是敲“警钟”。市纪委会同市委组织部,针对领导干部开设“道德修养”专题培训,先后邀请重要部门(单位)“一把手”以及新提拔乡科级领导干部的家属,共同参加庭审现场警示教育活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剖析本地腐败案件的警示教育片等,共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潜移默化”——倡导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平湖市纪委充分发挥“大宣教”机制作用,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妇联、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市史志办等多个部门联合联动,加强对当地优秀家训家风的挖掘、展示和宣传,组织开展廉洁文化主题活动,在全市党员干部中营造了倡导良好家风的浓厚氛围。一是注重平湖名人家风挖掘展示。如市委宣传部组建“寻找乡愁记忆”专家团,挖掘整理宣传平湖历史上的陆家、胡家、葛家、邹家等名门望族家风家训。市纪委先后打造环东湖廉洁文化景观线,编印《金平湖廉洁正气人物选》,在微信平台制作推送“记忆里的家规故事”口述片《耕读传家廉传千古——陆稼书家训》等。二是注重领导干部家风示范引领。2015年,市纪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及市妇联,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立家训定家规传家风促党风”活动,466名领导干部带头立家训463条、家规155条,座谈分享自家的好家风,书写家书家信、亲情寄语等,并以微信、展板、电子屏等形式在机关办公场所等集中进行公开展示。三是注重特色文化活动造浓氛围。如市纪委组织举办“树廉洁家风、扬传统美德”西瓜灯创意大赛,让优秀的家训家规通过平湖西瓜灯艺术唯美地展现出来。市委宣传部组建了市镇两级家风家训故事宣讲队,开展身边的好家风故事宣讲200多场次,受众2万余人。市妇联组织举办“百个特色家庭”评选宣传活动。新埭镇深入挖掘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廉”的清官陆稼书,编印出版《治嘉格言》,创作钹子书《十八只箱子》等乡土文艺作品在村社区进行巡展等。
(三)“抓早抓小”——督促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平湖市注重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的重要作用,不仅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提醒教育,而且通过监督制约问责等举措,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一是事项报告。坚持在领导干部中实行廉洁过节零报告、重大事项报告、新提拔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审核等制度,经常提醒领导干部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平湖市纪委对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作出明确规范,要求全市乡科级领导干部在操办本人、配偶、父母、子女的婚丧喜庆事宜时,必须严格遵守“五个不准”,并进行事前承诺和事后备案,2014年以来,已有70多名领导干部作出报告。二是德行记录。2010年开始,平湖市建立领导干部德行信息库,将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德行考核信息汇总起来,对于干部在德行上的变化及时开展警示提醒。市委组织部建立组织工作观察点,发放领导干部社区监督卡,定期收集干部“八小时外”的德行表现。与纪委、信访、审计、公安等部门建立涉干信息定期通报机制,开展德的反向测评等,及时掌握干部在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等。三是问责曝光。发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存在家风建设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开展约谈提醒,涉及违纪的,进行严肃查处、公开通报。仅2016年,平湖廉政网“曝光台”栏目已对外发布党员干部问题类、案件类信息16条12人,其中就包括干部违反生活纪律存在生活作风问题,违反廉洁纪律在乔迁新居操办酒席中违规收取礼金、为亲友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等问题。
二、问题与困难分析
(一)良好家风的社会基石还不牢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八项规定颁布实施以来,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净化,但是,在基层特别是农村还或多或少存在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等不良现象,少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为亲友谋利、违反社会公德等问题还不可避免地存在,这些因素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干部家风建设,让大众产生困惑和质疑。
(二)家风建设的思想认识参差不齐。随着时代变迁,不少人的家族观念逐渐淡化,也导致了个别党员对家规家训建设的不理解。此外,目前开展的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各类宣传文化活动,虽然形式都较为丰富,频率也不低,但大多停留在表面,感染力、吸引力、渗透力、影响力都有待提升。
(三)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虽然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妇联等部门经常组织开展干部家风建设,但究竟由谁来牵头、每年必须开展哪些规定动作、是否必须纳入干部培训主体班次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市级层面的规范性文件,这也就带来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随意性,直接影响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干部家风建设的实际成效究竟如何尚无有效的办法进行评估和考证。
(四)不良家风的监督制约不够有力。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的推进,组织上对领导干部建立起日益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特别是在防止利益冲突、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从制度上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少相应的公开机制和惩诫机制,还是存在效力递减问题。比如《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如果领导干部不如实、不及时报告个人事项,是怎么处理的,公众不得而知,也就无从监督。再如,有的地方和部门的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疏于教育提醒,对于发现的一些“八小时外”的错误言行不能及时给予批评纠正,对于一些突出问题甚至腐败现象遮丑护短,无形中怂恿了不正之风。从我市查办的案件看,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家风不正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1-27人民日报刊文:有些官员面对媒体“沉默...
- 2016-11-26中共浙江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在杭举行
- 2016-11-26国务院成立江西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组:...
- 2016-11-25台州大力整治酒局牌局 一党员干部涉赌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