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坚守 爱的接力
平凡坚守 爱的接力
2017年02月17日 17:56:40 浏览量: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刘健 吴佳妮

80后教师滕旺(中),去年夏天离开苏州,回到双源完小当一名乡村教师。通讯员 江洁 摄
大山深处,一个人的课堂;风雨无阻,接力送教近三年……杭州淳安12名乡村教师,接力为残疾女孩汪凌莹送教上门的感人故事,经浙江在线2月13日报道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
面对纷至沓来的记者,他们很惊讶:“这也算新闻吗?在我们这里很平常呀!”
一件衣服、一次送课、一笔生活费……从50后到90后,这里的每一位老师,几乎都有同样的经历。轮椅女孩汪凌莹,不是他们守护的第一个孩子,也不是最后一个孩子。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坚守在乡村?
2月14日,记者再度走进双源完小。
他们都是
大山里走出的孩子
淳安县浪川乡双源完小是杭州最偏远的乡村学校之一。学校虽小,但五脏俱全。随着我省近年来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学校教学楼前有了崭新的塑胶跑道操场,每个教室内都有投影仪。
90后王彩君是学校里最年轻的教师,汪凌莹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就是她上的。
刚来的时候,王彩君有些失落。全校连校长在内总共只有12名老师,学生还不到100人。王彩君带的一年级只有1个班,全班只有9个孩子。双源完小周边都是农田,距离最近的浪川乡集镇,骑电瓶车还要20分钟。因为距离中心城镇太远,学校里绝大多数老师只能住校,周末才能回家。
但这样的日子,王彩君很快习惯了,她的前辈和同事也都和她一样走过来了——80后校长蒋有兵、80后唐晓莉、90后徐栋,还有今年即将退休的王解放老师已从教42年,在双源完小一待就是14年。
他们留下来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条却如出一辙:“我们都是大山里的孩子。”校长蒋有兵说,双源完小12名在编老师,几乎都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因为是山里孩子,他们明白“老师”这两个字对于山里孩子的意义。
“在这里,我常常能看到孩子们那种信任与期盼的眼神。”王彩君说。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2-17大学生管理新规出台:休学创业有了制度支持
- 2017-02-17"公益达人"刘天明:17年公益路 带着孩...
- 2017-02-17名校毕业生投身支教:做一件老了想起来...
- 2017-02-17资助、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
- 2017-02-17牢记母亲的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