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一个农民工匠与开化纸的复兴之路

2017年05月13日 17:26:00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陈霞

  黄宏健(中)与杨玉良院士(右)、陈刚教授(左)交流新做纸样。受访者供图

  北京藏书家收藏乾隆武英殿开化纸刻本《御制文》。受访者供图

  “遇见你,是我前世修来的缘分。”人生若是有了目标,一个令自己坚定不移的目标,不管路程是否遥远,不管是否跋山涉水,是否倾其所有,都心甘情愿。

  以字会友,因友结缘,2010年,开化县华埠镇农民黄宏健与他的“前世情人”开化纸相遇了,人生也因此有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做事还存在过逃避,但这件事情上,不论有多艰辛,我从没想过放弃。”坐在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的院子里,黄宏健望着古法造纸流水线,透露出坚定的眼神。

  史料记载,开化纸因产于浙江开化而得名,又称“藤纸”“开花纸”“桃花纸”。它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因其耐老化、寿命长、细腻洁白、帘纹不显、温软柔润而风靡朝野,为中国古纸之极品,是明清最名贵的宫廷书籍用纸。

  盛极一时的开化纸到了清代同治年间后,因为太平军盘踞浙西等战乱影响,加之造纸核心原料枯竭、机器制纸的冲击等,开化纸造纸技艺逐渐没落中断。

  消逝百年的开化纸,因为黄宏健高擎的理想火炬,而燃起了重生与复兴的希望。

  “冥冥之中,觉得自己与开化纸有一定渊源”

  开化县华埠镇的马金溪畔,白墙黛瓦的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古色古香。最近,这个中心又新增了一块牌匾——“开化纸研究实验室·杨玉良院士工作站”。

  作为这个中心的负责人,黄宏健参与设计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凳。当然,真正令他梦牵魂萦的还是屋子里的各种手工造纸样品。

  44岁的黄宏健系开化县华埠镇青阳村人,农民出身的他只有初中学历,在造纸上他算是半路出家,如今却是开化纸技艺恢复项目负责人。

  此前,黄宏健干过水电工、下过工地、跑过运输……和许多农民一样为生计在各地打拼。2010年,因孩子上中学陪读需要,遂在开化县城开了一家小饭店。

  “开饭店和以前的工作都是为了生活,并非我的追求,所以从饭店营业起我就很确定,最多维系3年。”黄宏健对自己的人生有着较为透彻的思考,虽然没有长期打算,但他做的每件工作也不是糊弄,饭店第一年营业,就有十几万的收益。

  黄宏健酷爱书法,每日晨起后,练书法就如洗脸刷牙般,成为他必做之事。也许是骨子里对文化的爱好,他在不大的饭店里,留出一间并不接客的包厢,只供习字作画,一时间此地成为开化文化人雅集的场所,他也因此与开化县作家协会主席孙红旗相识。

  当时,孙红旗正在对开化纸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着手创作以清乾隆年间开化造纸世家悲欢离合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国褚》。

  每每念及开化纸由盛转衰的起伏,孙红旗总是不胜唏嘘,他经常向黄宏健感叹,痛心于开化纸的命运跌宕。这令黄宏健想起了儿时的往事,生于造纸世家的外婆,偶尔会拉着他去野外认识一些特殊的草木,告诉他这些植物在造纸中的用处……

  “当时兴致一下上了心头,冥冥之中觉得自己与开化纸有一定渊源,便产生了恢复开化纸造纸技艺的念想。”联想到今日开化纸之境遇,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激发了黄宏健骨子里的倔强与冒险精神,他的造纸之路由此伊始。

  黄宏健将饭店交给妻子打理,从此早出晚归,来回奔波于开化及周边地区,寻访知情老者,抢救性搜集、记录、整理开化纸制作技艺的各种信息,不放过些许线索,“真正懂的内行人我便常去拜访,开化涉及造纸的乡镇我都很熟悉。”

  心中对收集来的土法技艺有一定串联后,黄宏健便开始上山采集各种造纸原料,就地取材在厨房里用高压锅、筛网一遍遍地进行开化纸试制实验。虽然屡试屡败、屡败屡试,但他也收获着点滴进步的喜悦。

  与此同时,黄宏健开始阅读大量与造纸相关的书籍,对开化纸的历史渊源等做了很多研究,反复推敲开化纸的制作工艺。时间久了,他对这段历史也滚瓜烂熟了,讲来头头是道。

  “对开化纸越渐痴迷,过程中也越是丰富了自己,读感兴趣的书、做喜欢做的事,也是对人生的参悟。”黄宏健这样说。

  “纸里见真义,欲辩已无言”

  顿悟之后的黄宏健,有了更为大胆的举动。

  2012年初,黄宏健关掉维系一家人收入来源的饭店,用积蓄专研造纸之路。

  说到这里时,他望了一眼在一旁默默憨笑的妻子,“幸运的莫过于此,不管我做什么,她一直都支持我,不然我也不一定能坚持到现在。”

  放弃饭店之初,黄宏健并不能估算造纸今后能带来多大收益,虽然文化界的不少人叫好,但真正给予支持的人甚少。

  恢复失传百年的技艺绝非易事。古时开化纸的独特技法从未现诸文献,都靠历代纸匠口耳相传,秘不示人,至今已成谜团。

  懂行的人劝其放弃,黄宏健的父母亲人也表示担忧,他却只道,“做什么都有风险,做与自己爱好不相符的事情终归是过眼云烟,哪怕造不出开化纸,造出的纸有人要也行。”

  对他而言,做好一件事需要专注,恢复开化纸技艺,不管是心思还是身体,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研究。黄宏健有了更多的时间,遂自学《植物纤维化学》等课程,为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2013年,黄宏健回到了老家,全职专研开化纸,那些没有用完的饭店点菜单,也成了他记录实验数据的草稿本。没有了经济来源,黄宏健一家人的生活日渐清苦,那是他们最艰难的时期,眼看积蓄将用尽,连买造纸材料的钱都快拿不出来。

  “我本就是一个农民,即便山穷水尽,大不了再做回农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黄宏健一面不放弃造纸,一面寻找资金支持,一面做了最坏的考虑,还曾写诗自勉:“世闻后主名,未暗南唐笺。纸里见真义,欲辩已无言。”

  也许正因这随时将自己放在零起点的初心,才使他坚持下来,渡过难关。

  “冒险给我平凡的人生增添了光彩”

  努力和付出并没有白费。2013年11月,由黄宏健和孙红旗等人发起成立的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获批成为开化县民办非企业单位。

  开化县委、县政府不仅提供专项补助,还将华埠镇原皂角小学进行提升改造,作为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用房,解除了黄宏健的一大难题。

  2015年7月,心系中华古籍保护事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欣然出任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着手组建院士工作站,为开化纸复兴注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年3月24日,杨玉良在“开化纸研究实验室·杨玉良院士工作站”启用典礼上,向与会者敞露心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用自己的纸,纸寿千年的开化纸无疑为首选之纸。”

  来自复旦大学的多学科团队已经成为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的常客,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严格的科学方法,不断使试制的开化纸接近古代开化纸的理化指标,提高传统工艺的现代化水平。

  现在,黄宏健每次制纸时,都要以科学实验的严谨标准进行全程记录,所有纸样都要进行化验比对,不断标准化、规模化造纸技艺。

  “最新制作的一批古籍印刷类用纸已经基本实现了帘纹不显,取得了重大进展。”黄宏健表示,根据项目计划,今年10月底前将基本复原开化纸传统工艺,率先生产出批量的古籍印刷类用纸,并举办开化纸国际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骄傲宣布——开化纸回来了!

  回想7年前未曾结识开化纸的自己,黄宏健感慨万千:“开化纸让我遇到了许多知己、朋友,冒险给我平凡的人生增添了光彩,付出也使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现在,黄宏健有一些紧张,怀着一份期许,和为之努力的人一起等待开化纸的归来。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