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一个洋教授的魔法课堂

2017年04月18日 07:03:18 浏览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孙庆玲 张宇

    科普界的一股“洋流”

    在所有工作中,戴伟最为乐此不疲的则是“科普”。2011年,他在一位英国慈善界朋友的邀请下去北京某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化学,自此便在科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以说,“科普”和旅游、中国菜、啤酒一样,已成为他生活的“关键词”之一。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戴伟教授还为北京市和平街一中的学生演示了一场神奇的化学“魔术”——半瓶黄色溶液经他一摇就变成红色,再摇又变为绿色,这个名为“化学红绿灯”的实验引来了学生们的连声惊叹。

    是什么引起了溶液的颜色变化?有学生说“是盖子上有东西”,有的说是因“瓶子里有空气”……在戴伟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猜测颜色变化的原因,并用自己的办法进行验证,其实这才是戴伟的目的,正如他所说,“科学不是变魔术,魔术只需被观赏不需要去解释,科学就要问为什么,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多去验证,在实验中所培养的科学思维和精神或许比所学习的科学知识更重要”。

    这样一堂化学科普课通常包括两三个类似的实验。从开始准备实验用品到作报告,做实验,再到清理实验“战场”,戴伟往往要像“陀螺”一样转上5个小时,“有时讲完会有点累,但给学生讲化学时一点不觉得累”。

    在他最初做科普时,有同事建议他直接把科普内容拍成视频,省心省力。但戴伟认为科普一定要让大家参与互动,“干讲没意思,就像听歌手的DVD和到演唱会现场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中国的化学教学和科普常是理论知识的‘灌输’,不少孩子都没亲眼见过自己倒背如流的化学式实验时的情景。但像我小时候就开始在家中花园的棚子里做很多实验,虽然后来才知道那些实验多危险”。

    于是,戴伟结合中小学课堂和日常生活设计了一系列既长知识又安全有趣的实验,其中包括“化学红绿灯”“大象牙膏”“大炮反应”“阿拉丁神灯”等。

    这些实验不仅走进了中小学课堂,登上过高大上的科技节、科技馆,也去过超市等更接地气的场合,比如戴伟就曾在北京某超市展示用碘酒和淀粉测果蔬的维生素C含量——把切好的果蔬与淀粉搅拌,再一滴滴把碘酒滴入其中,若果蔬里含有维生素C,滴进去的碘酒会变成无色。当果蔬中的维生素C反应完后,再滴进去的碘酒呈深蓝色,在此之前滴入的碘酒滴数越多,维生素C的含量越高。

    “科普是针对公众的,要深入到公众的生活中去。超市是个生活化的公众场合,在那里进行科普可以让那些没去过科技馆或科技节的人也能了解科学,走近科学。”他说。

    与时间赛跑的人

    戴伟是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据悉,自2011年至2016年,戴伟参加了由科技部、中国科协等主办的大型科普活动50余场,现场直接受益者10万余人。此外,他每年还要辗转于全国50多所高中进行科普,这不包括其他一些慕名邀请戴伟去讲课的学校。但即便再忙,戴伟也会挤时间去给北京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上课,并给那里的孩子送去免费的实验用品,“要让那里的孩子也能有条件接触到有趣的化学”。

    但戴伟渐渐意识到,仅靠他一人之力在课余时间做科普是不够的。于是,他去找学校领导商议,希望自己的工作重心可以转移到科普上来。“英国的科普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一方面是大学教授做科普,在我以前工作的大学化学系有两位教授专门负责科普;另一方面有科普公司招募各行业的人进行培训去做科普,但这种科普方式有待商议。而当时在中国多是些退休的老师在做,他们没有助手和资源,只能简单地做报告”。

    最终,戴伟如愿获得北京化工大学和英国皇家化学会的支持与赞助,并开始带着想参与其中的研究生一起做科普。“有的研究生如今已能独自‘hold’整个课堂,这样很锻炼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既可为他们以后做科普积累经验,更有利于他们以后找工作。”

    “化学其实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烧一顿晚饭就是几种化学反应,你可以称赞‘晚上的化学反应真好吃’。化学也是用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学科,但目前提及化学,人们往往联想到‘易燃易爆’‘有毒’‘污染’‘危险’这样的词语,大家对化学存在误解,这是我们化学研究者的错。”戴伟认为,科普不仅是为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更是科学工作者对自己研究的学科负责。

    让戴伟感到欣慰的是,他发现中国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到科普队伍中来。“这是件好事。但绝大多数大学老师都很忙,很少有空闲时间做科普。”戴伟认为,鼓励科学家进行科普的关键在于如何对科普工作进行评估,“比如科普工作是否算是评职称的一项指标?目前英国也在探讨更公正的科普评估方法。”

    但这些都已不是戴伟的阻碍。虽已年近花甲,戴伟却未想过退休的事,他笑着说,“即便退休也想把科普一直做下去”。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