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董燕:乐为“悦戏”者容

2017年03月26日 15:57:01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张磊

  成为师徒,

  是一种很大的缘分

IMG_3595.PNG

  师徒合影

  薪火相传,艺术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梨园拜师,已成为戏曲界的一种传统。成为师徒,是一种很大的缘分。这种缘分不仅仅是遇见,还需要心性相通,技艺相接,艺德相承,可以说是“情投意合”。

  13岁踏入艺校,董燕做了8年的越剧演员,俊美小生一枚。“当时我们团长陈锦高想打造剧团自己的主创班子,舞台设计、灯光设计、唱腔设计和音乐设计都有人手了,独缺服化设计。恰逢我处于变嗓期,嗓音条件影响到了演员的生涯道路。”说起曾经走过的路,她依旧在转身之后笑意融融。

  “可能是因为从小接触戏曲,我对戏曲有着很深的感情,当时陈团长鼓励和支持我去学习服化设计,于是在2004年,我改行去上海戏剧学院学习化妆造型。”2006年,因举办越剧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晚会年仅23岁的董燕遇到了全国著名的服装化妆造型设计师蓝玲。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很奇妙,我似乎还蛮合老师的眼缘的。那时,每天化完妆后,我会把演员带到蓝老师面前,请教她哪里有问题。蓝老师特别好,她会把优缺点及其如何改进的要点一一告诉我。我当时很意外,传说中的蓝大师居然如此亲近随和,对老师也是更加崇拜和喜爱。在那以后,许多戏的彩排,老师都会带着我去。跟随老师,我接触了国内大部分的剧种,也接触了许多不同样式、不同时代、不同表现方式的戏。蓝老师对学生的教导真的是毫无保留的,她会见缝插针地给我讲她的经验和方法,飞机上、高铁上、汽车里……到处都是课堂,老师也时常教导我‘既要做好设计,也要做好工匠’。正是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中,让我一点点地逐步成长!”董燕说到自己的老师,倍感幸福,也甚是感激。

  2012年,董燕正式拜蓝玲为师。双膝下跪、奉茶、鞠躬行礼。一边是中国戏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另一边是戏曲界年轻的后起之秀。艺术,将她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缘分,是一种相遇,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蓝老师的宽厚仁慈,她对艺术的执着与认真,这些都是我们晚辈望尘莫及的。老师给予我最多的就是保持无欲则强的韧性,不求名利,用心对待每一次创作,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一生乐趣是天成

       微信图片_20170324161526.jpg


  给钱惠丽老师改妆中

  越剧以优美、细腻、纯朴、儒雅见长,在妆容上追求唯美,化妆上比较注重过渡。

  越剧舞台人物,花旦要美,小生要俊。但对于化妆师而言,却是要做出符合人物性格前提下的俊和美。“我们做化妆造型,一个人物在不同环境、空间有着不同的心境,他的情绪会发生很大变化。我们要跟人物同悲同喜,要进入这个人物,把人物想深吃透。”采访席间,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手工技艺。

  山间、田野、树林,所到之处,董燕都会去发现一些有趣、好看的玩意儿。一棵枯树枝、一枚松果、一块石头……这些自然天成的物件在她的巧手下变幻出多种姿态。她能在生活中发现美,会把这种美融入工作中,于无声处掷地有声地展现。

  2016年,董燕担任了越剧《盘妻索妻》的服化设计。“这是一部传统戏,当时我在男二号的服装上做了点改动,将绣花绣在内衬的替袄上,这样演员走动起来若隐若现。”说起自己的作品,董燕仍然谦虚地说,每个人物造型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但在细节处可以多做文章。

  2012年,董燕获得了浙江省优秀舞台美术奖。但她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2013年,她考取了中国戏曲学院的MFA(艺术硕士)。一边是繁忙的学业,一边是跟着剧团天南地北地跑。但这段回校学习的时光让她很是享受。比起实践技能上的提高,她更希望自己能够用系统的戏曲理论来完善自己。

  做手工、习小楷、读书……这些专业之外的乐趣丰盈了董燕的生活。和大多数戏曲人一样,这个行业有着孤独和寂寞,需要每一个戏曲人用痴爱与勤勉来坚守一方小戏台。

  对于戏曲及戏曲装扮艺术,董燕乐在其中。“要向前辈们学习对艺术的态度,正是因为他们对舞台保有敬畏之心,用初学者的心态面对每一部作品,大师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和荣誉,他们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董燕笑言,耐得住寂寞,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