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恩师潘国贤
我的恩师潘国贤
2016年11月27日 16:13:41 浏览量: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陈炳旗 口述 晓红 整理
创新改革推动单位集体的进步
随着临床经验的丰富,有很多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人来请我去国外合作开门诊,一起赚钱,我让翻译跟对方说我不去,中国有这么多病人需要我,我不会离开这里。你们外国人来拜我为师,我愿意传授本领。所以我带过的徒弟里,有很多老外,不过因为骨子里的民族气节,偏偏没有日本徒弟。
在门诊部工作的几十年,我搞了几次大的改革,我一直坚信,创新改革才能推动一个单位集体的进步,而且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保持领先。以前中医的方子是限制的,病人挂号付钱,窗口给出两张单子,医生在这两张单子上开方,平时医生、病人都不能随随便便接触到方子。从我负责门诊部工作后,就废除了这个制度,方子全面放开,允许医生带方子回家,支持医生在家中给病人看病。有人提意见说,医院少了挂号一大块收入。但事实是医院收入不但没少,反而增加了,病人依然要拿着方子来医院配药,医生方便,病人方便,医院也获利。
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没几户人家有电视机,更没有广告的概念。为了提高浙江中医学院门诊部的知名度,到了周末,我就组织门诊部的医生到西湖边六公园、少年宫、柳浪闻莺为病人义诊、开方,同时还送医送药到基层。这样一来,大大扩大了中医学院门诊部的知名度。西湖边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后来,不少外地人都到门诊部看病了。
时光如梭,我现在68岁了,从踏进门诊部那天起,每个周三都是我坐诊的日子。大半辈子过去了,我经历了无数坎坷,在最困难的时期,恩师潘老身上老一辈中医大师的精神品质和治病救人的信念支撑我走到今天。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1-17三个在浙老红军的家风故事
- 2016-11-10温州瑞安25万人签约责任医生
- 2016-11-10“网红”护士发明家
- 2016-11-09院前急救医生 每天与时间在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