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恩师潘国贤
我的恩师潘国贤
2016年11月27日 16:13:41 浏览量: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陈炳旗 口述 晓红 整理
上世纪六十年代,潘国贤教授(右二)正在研究中药植物标本。 资料图片
从小立志要做一名医生
我生于新中国成立前,11岁那年,母亲患上了肺痈,这个现在用几味药就治好的小病,在那个年代,却夺走了母亲的性命,所以我从小立志要做一名医生。十七八岁时,我就成了村里的一名赤脚医生,跟着当地的老医生,跋山涉水,摘识草药。在我眼里,家乡金华农村的广阔天地,遍地都是珍贵药材,是老天爷赐予人类的宝库。
记得有一天,一群人在围着看什么,我头凑进去一看,呵,好家伙,原来是一条半尺来长的蜈蚣和一只四脚蛇在打架,你缠我扒,我咬你翻,四脚蛇的伤势有点重,打着打着,它突然虚张声势一下,然后转身溜走了,看热闹的人群一哄而散。我不甘心,紧随其后。我觉得毒蜈蚣肯定在四脚蛇身上喷了毒液。四脚蛇因为受伤,爬得不快,只见它钻进一丛灌木下,将伤口对着树皮,轻轻地蹭来蹭去。
等到四脚蛇走开,我捡起一个石片,在灌木树干上刮划,用随身喝水的小瓷缸接下树汁。为了验证树汁是否能治毒伤,我先在鸡身上试,有效!我决定在自己身上试。抓来一条长蜈蚣,拦腰斩断,让发怒的蜈蚣死死咬住自己。不一会,蜈蚣的毒液就把我身上的淋巴激大了,我赶紧树汁又涂又挤,疗效真不错。这个“蜈蚣木”树汁做的乳膏,至今还是我治“毒伤”的神器。
大自然中,不仅四脚蛇是我的老师,各种蛇、虫、百脚都是我的老师。我这个村民眼中“神经有点毛病”的赤脚医生逐渐小有名气,后来我又在部队里学了外科。年轻的我,意气风发,被抽调到公社里,作为公社党委书记的培养对象。可没想到命运最后带我来到杭州。1978年恢复高考,我成为首届大学生,来到浙江中医学院,遨游在医学的海洋中,并从班长到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毕业后我留了校。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1-17三个在浙老红军的家风故事
- 2016-11-10温州瑞安25万人签约责任医生
- 2016-11-10“网红”护士发明家
- 2016-11-09院前急救医生 每天与时间在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