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老板是个“消防控”

2013年09月15日 19:41:00 浏览量: 来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作者:潘琦

 130807120205syxvj.jpg

  2013年8月9日下午2时40分,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一条乡镇公路上,一辆红色的悍马在烈日下急速地飞驰,此时的室外温度超过摄氏40度。

  在车内掌控的李立兴一边忙着通过对讲机和指挥中心沟通,一边单手操控着方向盘从前车的侧面迅速超越,并不时地拉响急促的警笛。

  这是李立兴组建的民办消防队第2532次出动。几分钟前,这个身高近一米九的汉子还淡定地坐在办公室里告诉记者,他的金利浦消防队在成立10年的时间里共出动2531次,救出被困人员521人。

  建立10年来,这支消防队的开支绝大部分由李立兴承担:“镇政府一年补贴7万元,但每年人员油费至少得七八十万元。”

  不过,眼下的经济形势让李立兴开始感觉有些不踏实。

  “从去年下半年就不好了,有些紧张。”他说,自己眼下最担心的就是万一企业承担不起了怎么办?

  自购8辆消防车

  李立兴,52岁,身高1米86,体重200斤,经营着萧山金利浦制衣厂,专做男装,三年前出口转做内销生意。

  从杭金衢高速的萧山浦阳出口下,如果问金利浦消防队在哪?不管是环卫工人还是村民,都会给你热心指路:喏,从这里右拐到红绿灯,再右拐就能看到了。

  1992年,李立兴下海做起钢铁生意,生意好时,他买了3辆奔驰,但1995年以后,钢铁价格从4000元/吨降到2000元/吨,他又不得不卖掉奔驰,去湖北开铁矿,2000年,他在萧山老家办起了服装厂。

  “一开始我有买消防车的念头,是为了让厂里100多名员工喝上水。”李立兴说,当时老镇上还没有通自来水,他想买个水罐车,一来可以到山上井里拉水喝,二来又可以救火,“我在农村里经常听到哪里又着火了,造成人员伤亡,损失惨重”。

  2003年,李立兴买了第一辆水罐车,“自己开回厂里,感觉很新鲜”。

  同时,他成立了消防队,队员是李立兴从服装厂的员工里选出来的。“你们想做好事,你到外面找一年也做不了几件好事,你现在进来,可能几分钟以后就做好事去了。”组队前,李立兴这样发表了一番“动员演说”。

  消防队初成立时,只有一辆水罐车,李立兴在救火时发现,只有一辆消防车,没其他装备,人即使到了也没用,于是他又买了一辆30万元的抢险救援车,车上配有80万元的装备。

  他先后投入450万元,购置了8辆消防车:一辆抢险救援车,6吨、12吨、16吨水罐车各一辆,一辆3.5吨的泡沫水罐车,一辆25米高喷车,一辆32米的登高车,还有一辆红色悍马通讯指挥车,后来,他还陆续添置了液压扩张器、切割机、生命探测仪等等。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