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对话“当代白求恩”德国医生夏爱克

2017年05月06日 16:25:44 浏览量: 来源:新华网 作者:田朝晖

  夏爱克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轮车。

  在中国的经历使我视野扩大,让我发现在自己的想法之外,也有别的一样好的想法。这叫“殊途同归”吧。我对中国的看法改变了,对德国的看法也改变了。我比以前更感恩,既感恩德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也感恩中国给我有意义的工作机会,自我满意度比以前大了

  在云南行医扶贫15年的“当代白求恩”夏爱克,“莫道己长,施恩勿讲”,低调得超乎想象,他一再表示不愿接受采访。

  在记者多次争取后,他终于接受“微信采访”。一旦定下来,他对待每一个问题,认真得同样超乎想象,让人肃然起敬。

  “中国扶贫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记者:是什么让您在中国偏远落后山区坚持了15年?

  夏爱克:第一,中国朋友真诚、热情地接受我们老外。第二,德国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中国朋友的真诚、热情,不仅让我感动,我太太也很感动。对我太太来说,离开德国一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2003年,我们打算回德国一趟,刚好是“非典”时期。我太太很想家,犹豫回去后是否还回来。鹤庆人民医院的施院长专门来我家,很热情地希望我太太再来鹤庆,她很感动,不再犹豫了。

  随着我们对中国朋友的感情越来越深,每次回德国,都期待再回到“第二故乡”。而且我中文水平慢慢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率也在提高,教学方法越来越合适,各家医院的邀请越来越多,我感到在中国我有用武之地。

  记者:您在中国的15年,哪些变化让您印象深刻?

  夏爱克:首先是新农合。在我职业视野里,新农合是中国很重要的进步。在县级医院,新农合之后患者数量是原来的三倍。为什么?难道现在疾病发生率比以前高了吗?当然不是!这是由于新农合让农民都能得到医疗服务,有病愿医、能医了。

  还有交通。我们最初到鹤庆,整个县只有一条由南到北的柏油路,下乡镇的路都是“苞谷路”,到村子里的都是土路。现在县内有高速公路!开始的时候私人都没有车,现在车多得都有堵车现象了!

  中国发展太快了!15年前在鹤庆,大家都说一辈子不可能去国外旅游。现在我在微信上看到,越来越多朋友分享他们国外旅游的信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德国,超过了日本,也会超过美国的,真的非常厉害!不过,那么高的发展速度全都好吗?肯定不会。为什么有那么多山寨?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买进口的产品?这是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我希望越来越少。

  不管怎样,中国人应该更自信。当初在鹤庆时,每当听到有人说“我们太落后了”,我会感到不舒服,因为在我看来,每个地方都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值得珍惜,不应有自卑情结。事实上,中国的扶贫就很了不起,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记者:您为什么还是回德国了?

  夏爱克:有多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我太太。她跟着我来中国15年了,想回德国发展她的专业。为了公平,在红河服务到期后我应该陪她回去。第二,孩子从国际学校毕业了,要回德国上大学。第三,我父母老了,可能需要帮助。

  但我真的不想离开红河,舍不得!心里很难过。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