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赵季平:用民族音乐讲好中国故事

2017年02月20日 15:49:40 浏览量: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人物简介:赵季平,1945年8月生,陕西省文联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名誉主席,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他长期从事音乐创作,先后为四十多部影片作曲,其中为《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秦颂》《孔繁森》等影片所作音乐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他,长期从事音乐创作,先后为数十部影片配曲,作品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奖;他,酷爱中华传统文化,并善于从中汲取营养,创作出诸多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本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著名作曲家赵季平。

  矢志不渝追求音乐梦想

  我从小就生活在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这里到处都是文物古迹,记得在汉陵踏青时,脚下稍微用力就踢出来一个汉代瓦当。当年,我家就住在碑林博物馆旁。我是听着秦腔,吃着羊肉泡馍,看着碑林博物馆里历代名家的墨迹,爬着西安的古城墙长大的。

  我的父亲赵望云是著名画家。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学生画画。父亲的入室大弟子黄胄,还有方济众、徐庶之等后来都是书画大家。但我对书画并不感兴趣,我父亲在这方面也从不强求子女,他觉得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去追求。我在小学时就立志要当音乐家,总是琢磨音乐方面的问题,比如大合唱是怎么唱出那种效果的,等等。刚好我学校旁边有个歌舞剧院,我常趴到墙上看他们排练,把他们排练的曲子记下来,教给我们院里的小朋友。大家学会以后就在饭堂里面开始排练,把羽毛球拍当小提琴夹到脖子上,用大扫帚当大提琴,再拿些东西当管乐,我拿个筷子指挥,这就是我们院的“小乐队”。

  1958年,我小学即将毕业,当时报考了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因为家庭成分等原因,尽管考试成绩不错,还是落榜了,我内心受到很大的冲击。我强忍着没哭,我哥哥在旁安慰我。最后我父亲跟我说了一段话:人生的路很长,你们这些孩子爱好哪方面,只要执着地去追求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到学院去。父亲永远是我心中最高的山峰,当年他说的话深深印在我的心底。三年后,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终于向我敞开了大门。

  在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时,我和同学常去侦察哪儿有空琴房。我们发现大学部声乐系的琴房是最空的,因为声乐系讲究保护嗓子,要睡午觉。我们就趁那个时候钻到大学部声乐系琴房去练琴。每次练琴我都沉醉其中,有时练完琴向窗外一看,天都黑了,好几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1967年,我顺利考入西安音乐学院。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不仅深入学习民族音乐方面的内容,还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先进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法,向音乐梦一步步迈进。然而,当我即将从音乐学院毕业时,等来的却是秦腔团的报到通知。刚一分配,我母亲就让我去和父亲说一说。那时父亲正下放到农村,我看到父亲时,他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父亲一看到我很高兴,问我毕业分配到哪里。我说分得不好,分到戏曲团体。父亲却很高兴,他说我在学校学的都是技术性的,而且是西洋化的东西,要真正有出息,就要向民族、民间的音乐学习。于是,我按父亲的教导在戏曲团里待了21年,也正是通过这段时间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增强了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