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那年 ,朱仁民和他的海岛儿童画班

2016年11月26日 15:46:06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APP 作者:忻怡

  这张照片记录的是当年普陀文化馆美术干部、画家朱仁民举办儿童画培训班时火热报名的场景。朱仁民出生于绘画大师潘天寿之家,作品曾5次获国家级奖,还应邀在香港、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讲学、举办个人画展。当时,他已是一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画家,为何要举办儿童画培训班呢?

  这是有缘由的。当年,在朱仁民低矮简陋8米见方的斗室里,常常挤满了爱画画的海岛儿童。这期间,他辅导的一名叫李园园的学生创作的儿童画《阿爹捕蟹忙》,在全国儿童绘画比赛中摘得桂冠。那时起,朱仁民便开始酝酿构思他美术生涯中另一个重大命题:儿童鸦涂探究。

  1986年,朱仁民从浙江美院进修回来后调到普陀区文化馆,任美术辅导干部,这为他实现儿童美术教学研究梦提供了条件。1988年暑期,朱仁民在沈家门打出海报,举办普陀首届儿童画培训班。

  朱仁民招生不收费,考试方法很特别:他在地上铺一张大宣纸,让孩子们轮流拿起他几十年不曾离手的那管像笤帚柄一般粗的毛笔,任小考生们信手涂抹,或字或画,只需寥寥几笔他便决定录取与否。几天之内,300多名小考生前来应试,朱仁民挑选了40名10岁的儿童。

  朱仁民平时特别喜欢与孩子玩耍嬉戏,替他们穿衣服、系鞋带,作老师兼保姆,朱仁民也不乏耐心。但当看到40名小画家第一次上交的作业,千篇一律地将海鸥画成"M"字母时,朱仁民被深深震惊了!这是成人强加给孩子们的符号,随着儿童对信息的积累,类似的符号不可逆转地抑制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当时紧要的是剥去儿童思维中的惰性和框架,让他们树立起全新的画画观念,这整整花去了朱仁民半个月的时间。

  朱老师是讲故事的能手,他上课从不说"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啦。"而是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要听吗?"等他把梦中的故事讲完,孩子们早已跃跃欲试,坐不住了。于是,他便让他们轮流讲述各自的梦境,再把梦中故事画下来。

  一个孩子画了自己的梦:一条咧着大嘴的大鲨鱼在追赶一个孩子,鲨鱼的牙齿和头部极度夸张,占据了画面的2/3。这幅画生动强烈,令人过目不忘。

  一个顽皮儿童信手在宣纸上画了他们的朱老师,大头小身,滑稽可笑。这是一幅典型的直觉绘画,孩子根本没考虑人体与环境比例、色彩和线条处理,只凭着强烈的第一印象。

  朱仁民认为,像此种"鸦"涂,最能使思想自然流淌,是一种最佳创作状态,他们全然不顾透视、比例、技法,只求欲望表达,因而作品往往超越成人概念化的构图和形象,带有天才性的流露与创造。

  作为一个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朱仁民在尝试研究儿童鸦涂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孩子们品格的培养。他以极大耐心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一开始便要他们自己端水、调制颜料、整理笔墨,从一笔一画中让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一幅作品产生的不易,进而珍惜自己、尊重别人劳动成果。

  当然,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朱仁民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学生太多,分为上下午两班,晚上还要给儿童家长讲授美术基础课。那段时间,他的喉咙嘶哑出血,讲一句会痛一阵;因为劳累过度,他还患了胆囊炎,挂完一小时盐水后就去上两小时课,那只盛着苦涩中药汁的茶杯整天放在讲台上。

  一个月后,这批充满海腥味的海岛儿童画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青少年宫展出,立刻引人瞩目。省内各大报及55个国家通过新华社发布的通稿报道了这一奇特形式的教学及成果。此后,儿童画作为普陀文艺界的"拳头产品"成果赫然,曾在上海国际儿童画比赛中获二等奖,入选亚运会儿童画展,中央电视台《七巧板》节目还进行介绍,在朱仁民的指导和培育下,一支充满朝气的海岛小画家队伍在茁壮成长。

  1990年春节,朱仁民举办了第二届海岛儿童画培训班。当年5月29日,"浙江普陀儿童画展"在北京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展览厅隆重开幕,朱仁民带着8名小画家在画展上即兴挥毫,赢得一片赞叹之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在报道中对此还特别提及。由于作品内容形式奇特、教学方式方法新颖,朱仁民的儿童画培训班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而朱仁民觉得,儿童绘画本身意义不仅在于能引起专家或同行的关注,而应该有它更为广泛的实质性应用。他希望儿童心理学家、儿童美学家能认真研究这一现象,从儿童鸦涂中生发开去,达到开发孩子智力之大目的。

  当时,笔者有幸参与了朱老师办班的过程,照片上那个背影正是本人。之后,举办杭州、北京的画展期间,本人还担任了工作人员兼英文翻译。现在名家免费办班这种事情已不多见了,像朱仁民这样的艺术家为了事业不计得失,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永远是后来者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