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人邱红日:大朴无声,心境不随流水转
印人邱红日:大朴无声,心境不随流水转
2016年07月12日 08:58:54 浏览量: 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徐丽
寻寻觅觅,百念皆由心生
艺术乃寂寞之道,篆刻更是如此。“艺术不是娱乐,它需要正襟危坐,甘心寂寞。”邱红日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他都只能依赖晚上下班后的时间过一把篆刻的瘾。有时候,对着一方印石反复揣摩布局,一不小心就坐到了深夜。
“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每天都在发生着或剧烈或轻微的变化,并会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消亡。正是这种变化赋予人的思想以与时俱进的特性,也正是这种变化的叠加,使人的思想变得日益丰富,日趋成熟。”回想学习书法篆刻的这段历程,邱红日说强烈感受到了自身审美观念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些年,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在各位师长的教诲下,在与朋友的不断碰撞交流中,逐渐找到了自我。”
邱红日的印,既有传统功力,又兼具文人内敛沉静的气质,受到许多业内专家的推崇。“以前,每当看见别人那纵横挥洒的架势,我也曾艳羡过,并试图‘潇洒一回’,但最终还是觉得很别扭。那‘潇洒’与真实的我是那样格格不入。于是,我毅然放弃了‘潇洒’,选择了慢中出细活。”
邱红日说,正是在这份“慢”中,他渐渐地构筑起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艺术秩序和自己所孜孜追求的线质.在“慢”中体味用笔用刀的一波三折、提按顿挫,在“慢”中表现他的生存状态及对人生的感悟。大胆奏刀,小心收拾,于方寸之间,邱红日从全局到局部,一点一画反复修改斟酌,再采用最合适的刀技刻出来。“在如今这样一个充满浮躁与不安的‘年代,我越来越喜欢‘慢’所带来的悠悠情调。这感觉就像戏曲演员缓缓甩动水袖一般,多少风情皆可隐于其中。”邱红日说道。
“30年,对于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岁月磨砺出邱红日印石般透明的温润,却仍然保留了刻刀般分明的棱角。起承转合间,闪现着属于他人生的另一个立面——在篆刻的漫漫旅途中,邱红日一直初心未改。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