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一只马桶盖的“精神”

2016年06月20日 17:36:00 浏览量: 来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作者:洪慧敏

  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居全球首位;其后是德国、荷兰、法国,分别有837家、222家、196家。

  为什么长寿企业都扎堆在这些国家?它们的长寿秘诀是什么?答案就是:他们都在传承着同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4月底一天,记者带您走进因一只“马桶盖”,而备受关注的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

7.jpg

  制度管人  精益求精

  上午8时20分,松下杭州公司制造系的年轻女工廖冰洁站在马桶盖的生产设备前。她拿起一个马桶盖样品,放在生产座便盖的设备上检测了一下,接着,又拿起一个,再试了一下。

  设备上分别显示了“合格”与“不合格”。“设备点检正常!”制造课的班长高庆到一条条生产线复查询问时,生产线此起彼伏地响起“廖冰洁”们的回答。

  8时30分,松下杭州公司制造系“智能马桶盖”需要每天“点检”的8条生产线,在确认“身体健康”后,全部正式投入生产。

  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点检完了吗?”约半个小时后,松下杭州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宏去生产线上察看,他向高庆等班组长一一确认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要求完成“点检”等生产流程。

  “若两三次发生没有按照流程完成‘点检’的事情,班组长将予以换岗。”李建宏向记者解释,“跟产品质量有关的生产设备,松下公司规定必须在每天生产前都一一仔细点检。若设备出现问题,产品参数也随之发生问题,产品质量就难以保证。”

  李建宏告诉记者,在松下公司,“工匠精神”能贯彻到每条生产线,靠的是“制度管人”。“从每天一早的点检开始,我们每天中午还要举行生产‘反思会’、下午要召开生产问题‘碰头会’……无论你是一线员工,还是经理老总,每个松下人都必须遵守制度。”

  下午5时,赶在下班前,班组长高庆召集了他所负责的20多名一线员工,列成两排,就在生产线旁召开“碰头会”。

  “今天发现有设备里遗留一些树脂细屑……大家每天下班前,一定要仔细检查……”高庆大声说。

  李建宏站在一旁,满意地点头。58岁的李建宏,在进入松下前,曾在杭城一家国有企业呆了10多年。“以前国企里的‘条条框框’也很多,但有时候制度实际上是‘摆设’,并没有真的去执行;而在松下,我们必须要按照公司规定的制度不折不扣去落实,力求把松下强调的‘产品质量为上’的企业文化,在每一件产品上做到极致……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对管理工作的精益求精。”、

8.jpg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