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郭玲春:“换个样子写文章”

2016年10月29日 14:59:39 浏览量: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雒应良

  “会议新闻”真“考人”

  郭玲春一鼓作气,接连出击。

  接到采访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任务后,一位同行对她说:“我们搞新闻的成天宣传别人,现在也宣传宣传自己嘛!”

  对呀!这不正是这条新闻的独特之处吗?于是,她在导语中写道:“以新闻报道为己任的350余名记者、编辑、播音员,今天成为被报道的新闻人物……”这条消息又获得了1984年全国好新闻奖。

  参加纪念《人民文学》杂志创刊35周年茶话会,她在冗长的材料中发现了这么一段话:“中国的文学路子显得那么艰难、它总是和中国革命相关联,当我们被‘左’的观点所左右,文艺上也就有许多失误;而当我们国家步入正轨的时候,文艺也是欣欣向荣的。”这是为什么?她暗自思忖。

  参加茶话会的有一千多人,她费了很大力气,终于在人群中找到了时任《人民文学》主编王蒙。“你们提到了失误,你们是怎么想的?”她急切地问。王蒙回答说:“这能说明一点:中国国运兴,文运也兴。”

  她在导语中写进了这些内容。在为这次纪念活动发出的几十条消息中,独有她的这条作品,被评为新华社一等好稿。

  郭玲春写新闻,不是为写而写。她更注重捕捉、挖掘会场和会议材料之外的新气息,去寻觅、采撷真新闻。于是,在她的新闻作品里有了笑声、哭声、呐喊声。

  在作协会议上,她听到了作家们那发自内心的掌声。同样是掌声,在音乐会上,她把有些观众的喝倒彩声与台上演员井然有序的演出形成对比,以此告诉人们何为文明、何为艺术。在中国戏剧家协会的迎春晚会上,她看到了一些老作家们在粉碎“四人帮”后重逢时的热泪。于是,她在这篇新闻特写的最后写道:“让我们流着眼泪告别过去,让我们欢笑着走向未来!”

  郭玲春说:“每交出一篇今日新闻,仿佛一阵轻松。然而,今日复今日,就像喜剧大师卓别林扮演的那个被旋转的机器搅得不知所从的人物,伴随着飞旋节奏,已经身不由己。这个比喻只适用于我。不幸,圈内的同行直呼我为‘会议记者’。于是,背负着‘以会议报道著称’的沉重包袱,总想写出点新意来,又谈何容易。我动用了并不富裕的积蓄,包括浅浅的人生经验和文学储存。在看似轰轰烈烈或冷冷清清的会议上,常常故作轻松,实则全身警戒,我捕捉着每一句发言,乃至每一声感叹。我观察大的背景,也不放过一个琐碎的细节,以至于与我的知己朋友闲谈,还别有企图地想抠出点‘意料之外’来……”

  说得更多的是“教训”“遗憾”

  “太难了!”郭玲春感叹,当记者不容易,写一篇有个性的新闻不容易,“尽管我觉得自己还能写出一些有别于别人的东西。”

  有时好不容易有一些创意,但往往一阵轻松自喜后又自我否定,只将那几张涂抹的连自己也辨认不清的草稿摔成一团,恨恨地扔进废纸篓中。

  她永远不满足自己。在她探索新闻写作改革风生水起之时,批评和微词也随之而来。“花花草草”“雕虫小技”等诸如此类的评价和议论也时有耳闻。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在众说纷纭中不断反省和思考。

  即使是“成名作”金山追悼会消息,在郭玲春看来,也存在很多不足和缺点。她说,这篇文章“是付出失败的代价后”得到的教训与成果。当年被肯定的新闻写作上的改革,如今再看,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文字了。但一篇新闻对文风改革的意义远不止作品本身,而在于其带来的影响。

  但改革创新并不容易,任何一点微小的突破,都可能遭遇各种阻力。郭玲春谈到,一位当时已有造诣的同行,曾将一位老革命家生前对自己的评价作为追悼会消息的导语:“我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共产党员,我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这样的独白使我们更崇敬死者坦荡的胸怀,逝者这样说,难能可贵,记者这样写也不易。可是,身边的一位同事提醒他:这样写,怕过不了亲属这一“关”吧。于是,他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初衷。

  她在不断反思与自我否定中提高。在郭玲春所著作品选、业务文章、业务报告会抑或是与读者交流中,鲜有听到她说“经验”“成就”,她说得更多的是“教训”“遗憾”甚至“失败”。

  在她看来,即使是她影响较大的获奖作品或成书发行的得意之作,其中也有很多瑕疵。在《茅盾文学奖首届授奖仪式在京举行》一稿中,她在篇后“附记”中自我检讨,“导语落俗,这使新闻一开头便见局促!”在《纪念现代作家郁达夫遇难四十周年》一稿中,她对自己在本稿写作的一点创新时时感到忐忑:“用形象的比喻作为导语,不知是否妥帖?会至中途,因肃穆的气氛而引入一段题外话,是否牵强?”

  这就是郭玲春,一个曾以文风创新声誉鹊起而不张扬的郭玲春,一个永远执着进取而不自我满足的郭玲春。

  “我看郭玲春写得不错嘛”

  2000年春天,我受新华社河南分社领导之托,邀请郭玲春到分社与记者座谈交流,又到洛阳与新闻界朋友交流。在洛期间,碰巧与前来调研采访的穆青同志不期而遇。既有老领导在,郭玲春自然想到陪同穆青一起活动,但穆青坚持各随其便。穆青说,你是有个性的,你不必随大流。

  郭玲春会意地笑了,她太了解老领导了。当年,她采写的《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通稿发出后,曾在新华社院内引起一阵不小的风波,甚至在新华社有关会议上还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也是在这个会议上,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头儿”的穆青说,我看郭玲春写得不错嘛,为什么我们总是板着面孔写稿呢?

  穆青的评价,无疑为郭玲春坚持新闻写作改革提供了莫大的动力。由于工作缘故,我在河南分社多次陪同穆青调研,在耳濡目染“老头儿”教诲之余,也时有谈到郭玲春。穆青说,我于80年代就提出“新闻三论”,写散文式新闻、视觉新闻和实录性新闻。要跳出新闻写作“老一套”的模式,写出有个性风格的美文来,贵在求新。否则,总是老一套“三段论”,时间长了,就束缚手脚,读者也不欢迎。写新闻不能落俗套,不能走老路,要用自己的构思、智慧和语言、风格。

  穆青的新闻改革思想为郭玲春在新闻写作改革方面提供了精神动力,郭玲春以其鲜明的个性和较之传统新闻写法迥然不同的风格冲出一条路子。曾几何时,“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名称谓,而是国社一块闪亮的“品牌”。

  2000年,在60岁生日的前一天,郭玲春将办公室案头的文件、笔记、杂物等一应收拾妥帖,便打道回府。过几天,领导来电话问她:你病了吗?郭玲春答道:不,我到年龄了。有人劝她,领导还没有说话呢,你着什么急退休?再等等也许能赶上一次调资机会呢!她说,还是及时给年轻人腾出位置吧。

  确实,新一代的新华人,都像郭玲春一样,把事业当成生命的一部分,以永不满足的追求和敢为人先的气概,续写着新华社辉煌的历史。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