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郭玲春:“换个样子写文章”

2016年10月29日 14:59:39 浏览量: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雒应良

  “老头儿”穆青说,我看郭玲春写得不错嘛,为什么我们总是板着面孔写稿呢?

  重新翻起存放于案头的《郭玲春新闻作品选》,炽热而生动的语言,仿佛又把我带到了作品所记述的那个绚丽多彩的年代。

  在中国新闻学院进修时与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相识,我们的师生情谊已延续了28年。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做人为文之道,至今仍使我受益匪浅。

  一封信请来了郭玲春

  1988年春,我参加了中国新闻学院进修分部举办的全国新闻干部进修班。这是学院组织的首期全国性进修班,精心安排的课程令人期待,授课老师名单中名家云集。

  但是,拿到老师名单后,心中有一种缺憾——怎么没有郭玲春?要知道,能亲耳聆听以推动新闻文风改革著称的郭玲春授课,是我和很多同学的期待。

  课间,我找到学校负责人金嘉声老师询问缘由。金老师喃喃道,请了,郭玲春不来。

  我请求金老师代为转交同学们渴望郭玲春前来授课的信,建议能否再次与她沟通前来授课一事。当晚,我挑灯夜战,以全班同学的名义草就了一封邀请她授课的信,次日委托金嘉声老师代为转交。

  令同学们惊喜的是,就在我的信件被转交后的第三天,郭玲春同意来讲课了。

  还未到上课时间,我和同学们就早早在礼堂等候。不久,一位中年女性随金嘉声老师进入礼堂。她个头不高,齐耳短发,上穿天蓝色衬衫,下穿白色乔其纱裙子,微笑着走向主席台坐定。清新、脱俗、隽永……人如其文,这就是郭玲春。

  开讲了,郭玲春声音不高却抑扬顿挫。她说,她不是不愿意来讲课,更不是摆谱、端架子,主要是自己还在探索、尝试,如果把一些未必成熟的所谓“经验”讲给大家,岂不误人子弟?

  “但是——”,郭玲春话题一转:“两天前我看了一位同学写给我的一封信,我觉得有必要来和同学们见一面。那封信写道,改革需要交流,需要对话沟通,需要理解支持,有鉴于此,走到同学们中间又何尝不好呢?”说到此,郭玲春点了我的名字,我在会场当场站起,向她致意感谢。

  接下来的报告娓娓道来,郭玲春谈自己如何尝试新闻改革、如何在改革中充实提高,谈自己成功之余的愉悦,谈自己创新面临的困惑和艰难。她的语调语速因报告内容而跌宕起伏,珠玑四溅……

  “换个样子写文章”

  1982年,改革开放春风激荡。沸腾的生活、剧变的观念,冲刷着许多陈规陋习。为改革鸣锣的新闻界,自身也在改革。

  这一年,郭玲春离开编辑岗位开始做记者。她问自己:“我是否可以换个样子当记者?是否可以换个样子写文章,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与别人的不同?”

  “换个样子写文章”,始于对金山同志追悼会的报道。

  接到采访任务后,郭玲春到金山家里详细了解他生前的情况,到中央戏剧学院查阅金山的相关材料。第二天,当她赶到追悼会会场时,花圈上那一副副富有文采、感情浓烈的挽联,一帧帧精心陈列的照片,一句句深沉缅怀的话语,触发她许多的思考……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金山同志的遗体,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地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

  “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亡汗未消”,悬挂在追悼大会会场的这副挽联,概括了金山寻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人们看着剧场大厅里陈列的几十帧照片,仿佛又重睹他的音容笑貌:他成功地塑造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形象,他在电影《松花江上》的拍摄现场,他为演《风暴》与“二七”老工人谈心,他在世界名剧中饰演的角色,他在聆听着周总理的教导,他与大庆《初升的太阳》剧组在一起……

  回到办公室,郭玲春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她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只不过是不愿落俗套,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写而已。

  没有想到,第二天这条消息见报后引起了纷争,有褒有贬,沸沸扬扬。有一种看法是这样写追悼会新闻“出了格”。然而,更多的读者击掌称道。最终,这条消息成了1982年唯一获好新闻奖的会议消息。

  这条现在看来很平常的消息,在当时确实不同凡响。不单是语言风格自由洒脱、清新别致,更重要的是冲破了多年来会议消息写作的窠臼。

  初试锋芒,她成功了。成功的秘诀在于她战胜和解放了自己。事后,她略有所悟:噢,并没有人说必须那样写或者不能这样写,原来是我们自己在像蚕子一样作茧自缚呀。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