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瑛:母亲成就我好强的品格
87岁的“指挥女王”
郑小瑛:母亲成就我好强的品格
2016年07月29日 14:37:06 浏览量: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张萌
人物档案
郑小瑛,1929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教授,我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爱乐女乐团音乐总监和创办人之一,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原主任,中央歌剧院乐队原首席指挥。曾多次赴日、澳、美、意、德、法、英等地举办音乐会、参加国际艺术节、指挥歌剧或讲学,是第一位应邀在国外排演世界著名歌剧的中国指挥家。曾获文化部优秀指挥一等奖、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全国老有所为”贡献奖。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和多项国际名人录都收录了她的传记。
她拿起谱架上的话筒而不是指挥棒,浮出亲切的笑容。谁也不知道这位享誉世界的指挥家从什么时候开始,把“说话”看得如此重要。也许,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心得,让她对引领同胞听懂交响音乐的“责任”酿成了“禀赋”;也许,具有全球视野本土情怀的她,最在乎心与心的碰撞。于是“郑小瑛音乐会”,因娓娓道来的讲解,构成中国剧场艺术的一道独特风景。
阐述乐曲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身世遭遇,穿插富有意义的传说、饶有趣味的典故,还把倾听交响音乐应当明白的礼仪,指挥和乐手间互动的礼节,形象地告诉观众。于是“郑小瑛音乐会”,因多维度的信息传递,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这位站在艺术峰巅的87岁的“指挥女王”,忆起母亲,动情地说,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成就了自己的性格。
想让女儿成为“秀兰·邓波儿”
郑小瑛的母亲温嗣瑛出生于重庆一个穆斯林大家庭中。青年时,母亲考入全国基督教女青年会在上海开办的女子体育高等师范班。毕业后,母亲将田径知识、女子体操等新式女子体育带回重庆,一度成为当时山城的风云人物。后来,温嗣瑛嫁给爱国青年郑维赴上海生活。
1929年9月27日清晨,郑小瑛呱呱坠地。由于是剖宫产,她格外受母亲垂爱。
“母亲是当时中国的第一代体育女教师,正是她让重庆的女学生穿上灯笼裤、背心裙走上操场。”说起母亲,郑小瑛一脸的崇敬。
母亲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新式名媛、中国的“秀兰·邓波儿”。因此,母亲让郑小瑛6岁开始学习钢琴,14岁登台演出。郑小瑛说自己能有今天的音乐成就,与童年的家庭教育分不开。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