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大学生到大凉山深处修建了三座桥
由支教牵出的扶贫助学计划,期待通过教育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
一川大学生到大凉山深处修建了三座桥
2016年09月22日 09:29:39 浏览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马宇平 戴林峰
凝聚社会爱心与善款的钢板吊桥
支教期间,曹礼勇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大山深处的村庄家访,有时要步行十几公里,这让他切身体会到山里孩子的上学难。
随着了解的深入,曹礼勇得知学生们上学途中必经一座简易木板桥,因年久失修,桥墩不稳,而且桥面的木板已大面积破损松动。到了冬季,雨雪夹杂之下,桥面异常湿滑。加之河谷地带风力强劲,桥身在山风的裹挟下剧烈摇摆,幅度甚至超过了90°。
曹礼勇清楚,每天有几十名孩子从桥上通过。修桥在他心中已是刻不容缓。然而,要翻修这座70多米长的吊桥,必须请专业的路桥公司施工,仅初步预算就要十几万元。村里无力负担,而网上的小额筹款又是杯水车薪。
就在曹礼勇为资金四处奔波时,事情出现了转机。一位深圳的企业家偶然从网上得知曹礼勇的情况,被他的爱心所打动。将曹礼勇请到了自己公司,详细了解吊桥的设计和预算,主动提供帮助。在她的引荐下,一些有助学意愿的爱心人士纷纷参与。
当曹礼勇将所有的设计图纸和工程预算发到微信群里,不到半天的时间就筹到全部资金。这让他吃惊不已。他觉得现在这个社会并不缺献爱心的人,真正缺乏的是完整透明的流程与值得信赖的渠道。“我所做的无非是将所有的预算公开,将每一个最新进程都如实、及时地告知捐资人。”
捐款很快就全部到账,在多方协调之下,开工仅一个月,红旗吊桥完工。为增强桥体的稳定性,河两边的桥墩都加固,河中央竖起了一座新的桥墩,使桥体的摆动幅度得以减半,所有的木板都被带有防滑花纹的钢板所取代。“这样不仅非常的平坦,还十分牢固,在上面跑步都完全没有问题。 ”曹礼勇说。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