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寿路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党建引领同筑“精彩长寿”,多元主体共建“同心家园”
上海市长寿路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党建引领同筑“精彩长寿”,多元主体共建“同心家园”
2017年03月23日 12:43:15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陈戈
为贯彻落实市委 “1+6”文件精神,加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在上海市普陀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长寿路街道党工委以推进“同心家园”建设为重要载体和抓手,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新途径、新模式。
长寿社会组织联合会由长寿辖区十几家核心社会组织发起,于2016年6月24日成立,是全市街道层面首家依法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联合会。在此基础上,联合会不断加强党建引领,成立了“长寿社会组织同心家园公益联盟”,助力社区“同心家园”建设。街道党工委积极推动、扶持联合会成立,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基础好。长寿社区的社会组织工作起步早,基础扎实。2002年成立了全市首家“民间组织服务中心”,2008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14年获评上海市第一个5A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五星级党组织。土壤好。长寿路街道毗邻静安,在普陀区区位优势明显。长期以来形成的商贸街区品牌润泽特色,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居住形态丰富多样、商区社区紧密相连导致的多样化治理生态特色,拓展形态多样的社会组织发展空间。机遇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并逐步具备承接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功能。“1+6”文件出台后,街道党工委严格对标对表,加大对社会组织特别是“与社区治理和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提供专业化、社会化、差异化服务的社区生活服务类、社区公益慈善类、社区文体活动类、社区专业调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仅去年一年,长寿地区新增社会组织30家,截至2017年2月,长寿辖区内各类登记的社会组织总量已达到154家。在数量增加的同时,结构也不断趋于优化,有政府出资背景的社会组织比例由50%持续下降至20%,而民间自发成立的社区服务类及艺术文化类的社会组织迅猛发展。
社会组织联合会是以党建为引领,联合长寿辖区内社会组织,共同打造创新理念、交流分享、协作共赢、践行公益的平台。其特色集中体现在:“用党建引领加强凝心聚力,用自治管理激活内生动力”。
党建引领加强凝心聚力
长寿路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社会组织领域党建工作,2003年4月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成立街道层面的民间组织联合党总支,下设5个独立支部,1个联合支部。2016年12月社会组织联合会党总支成立,下设7个独立支部、2个联合支部、1个活动型党支部、1个党的工作小组。在党建引领下,不断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枢纽式管理,并以区域化党建为平台,让社会组织更多的参与社区共治。
为不断加大社会组织领域党建工作力度、广度和深度,街道党工委始终将抓好党建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做到“六个明晰”:一是明晰联合会党总支的功能定位:不仅是联合会秘书处党组织,而是面向区域内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党组织。二是明晰联合会党总支的组织构架:联合会党组织作为区域内社会组织的党建枢纽,隶属长寿路街道社区党委,组织及党建具体工作由社区党建办公室负责指导。三是明晰联合会党总支人员组成:联合会党组织书记由服务中心主任担任,并从党建服务中心挑选一名党务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一名年轻的事业干部,作为专职副书记和党建工作者,派驻联合会(新会路35号专门开辟一间办公室作为党建阵地)开展党课学习、组织建设、支部活动等,“老+青”的搭配更符合社会组织自身的特征,使党建工作更有生机和活力。四是明晰联合会党总支承担工作职责:包括保证联合会的政治方向、加强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服务凝聚区域内社会组织群众和党员、推动区域内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倡导建设先进社区文化、服务区域内社会组织人才成长、加强联合会自身建设、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等。五是明晰联合会党建工作经费来源:包括上级党组织划拨、部分业务经费支持、党费返还等。六是明晰联合会党建工作的平台抓手:联合会党组织依托长寿路街道党建服务中心、党建服务中心分中心(长寿幸福港)、“两站一中心”、社区党校、街道党建共同体32家核心成员单位等社区资源,加强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共建共享、共建互促,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有利条件,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
在“六个明晰”的基础上,联合会党总支“因地、因时、因势”开展各类党建活动:立足长寿社区拥有顾正红纪念馆、工人运动领袖刘华纪念塑像、沪西革命史陈列馆等“红色基因”,推出“沿革命先辈足迹,为祖国母亲庆生”的长寿社会组织定向跑活动;在“七·一”、“十·一”、“公益伙伴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入党那一天”主题征文、“忆峥嵘岁月 走红色之路”陈云纪念馆参观活动、“暖暖社区爱,浓浓党员情”公益活动;紧扣实事热点和工作要点,认真按照“两学一做”要求,组织学习习近平同志在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讲话等重要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不断增强社会组织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在社会组织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自治管理激活内生动力
联合会有别于以往的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它是以“依法、自愿、自治”的法制化方式,根据章程进行独立运作的社会组织。理事会为其决策机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兼任联合会理事长职务,负责联合会日常运行。七个副理事长(均由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按照《轮值理事长制度》,即每人按照三个月时间以“轮值理事长”的身份与理事长共同管理联合会日常运作。这种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组织在开展行业自律、维护会员权益等方面的自我管理功能。社会组织联合会通过以“三化”为手段,给社会组织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一是以项目化的方式参与社区建设。街道党工委调整、整合资源,将长寿慈善超市、社区基金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由自治办统一指导,打通体制、机制壁垒,激发民间资本、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居民区“同心家园”项目、社区基金会项目及社区公益型项目,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地参与长寿社区共治与自治。二是以精准化的服务提升治理水平。通过《长寿社会组织联合会财务管理制度》等五项基本制度的制定,规范联合会日常运作。一方面联合会积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专业化的优势,通过公益伙伴日等活动,为社会组织与居委会搭建平台,促进相互合作,更好地服务居民及社区。另一方面联合会以走访采集的数据为基础,通过联席会议、交流分享会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精准了解社会组织的需求,更好地服务服务者(即154家社会组织)。三是以品牌化的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按照“优秀项目品牌化”和“优秀社会组织品牌化”的发展思路,联合会成员单位整合各自资源,加大推广、扶持力度。成功打造“分享冰箱”、“食物银行”、“知音人画生活”等自治项目,“永丞公益”、“上海和绿社区公益发展中心”、“上海普陀区青创社会服务中心”、“上海臻意雅创艺术工作室”、“上海子木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也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社会组织联合会初步运行的成效与发展计划
长寿社会组织联合会经过半年的运作,其模式取得了会员单位的一致好评,会员数从原先的64家上升到了近100家。同时也初步显现出三大平台功能的运行成效:一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训将会员单位紧密得围绕在联合会的周围,成为凝心聚力汇智的平台;二是通过资源、需求信息的共享,促进政府、社区与会员单位更加好地进行项目对接,成为沟通交流对接的平台;三是通过党建引领、阵地建设、吸引参与、防控监管等方面,规范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加快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成为提升治理能力水平的平台。
接下来街道党工委一方面通过联合会党总支进一步加大党建工作力度,扎实推进“两个覆盖”工作,以党建为引领,激发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意识。其一通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能够聚合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等组织与长寿社区建设相结合,实现社会组织与居民需求、驻区单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共同参与“精彩长寿”建设。其二通过党建凝聚,培育社会组织领军和专业人才,推进优秀人才成为“两代表一委员”,提升长寿社会组织人才的政治地位,进而提升社会组织人才社会责任感。其三通过党建联建平台,能够促进社会组织间的合作互动,在服务社区和参与治理中实现自我的良性发展。其四通过党建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民主协商,社区共治主体更多元,社区治理更民主。
另一方面尝试赋予联合会更多的责任和权利,例如通过将部分社区服务的政府采购发布由联合会操作,将部分公共资源使用的分配权由联合会安排,使联合会真正成为有名、有实的社会组织联盟,激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党建引领同筑“精彩长寿”,多元主体共建“同心家园”!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3-22“坚持党建引领 深化平台化、社会化运...
- 2017-03-22陕西石泉:“党建+”模式为非公企业发展...
- 2017-03-22陕西宁陕县:“五措”补齐社会组织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