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阴:建设“红色家园” 激发非公党建活力
陕西汉阴:建设“红色家园” 激发非公党建活力
2016年10月07日 17:31:33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朱琼瑜
浙江党建网讯(浙江党建网记者 朱琼瑜 通讯员 沈关志 李爱民 罗玲玲)“在中小企业聚集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的做法很好,值得肯定!”今年上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调研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月河工业集中区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时,对汉阴创新方法、从严从实抓好非公党建和“两学一做”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为破解非公党组织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问题,汉阴县创新设立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搭建服务非公企业党员和职工群众新平台,打造非公企业“红色家园”。激发非公党建新活力,为全县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认真谋划 高起点推进中心建设
汉阴县月河工业集中区是由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园区容纳了123户企业,7600多创业就业者,组建1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有党员59名。
“我们集中区面积比较大,企业较多,以前因为没有服务场所,组织企业开展党群活动很困难。”汉阴县月河工业集中区党工委副书记邹建华介绍说。
为切实解决非公企业难题,发挥党建引领和服务作用,2015年10月,汉阴县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筹资100万元,依托月河工业集中区党工委成立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并于 2016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
新成立的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500㎡,设立“六室三网两栏一库一窗口”,把中心划分为咨询接待区、职工综合培训区、学习阅览区、文体活动区、工作展示区五大功能区域,力求科学合理、简洁高效。
为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在非公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党群工作室和职工服务站、妇女之家、青年驿站服务室,为职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困难帮扶、矛盾调解、权益维护等服务内容,把服务工作送到企业门口,有效解决服务企业职工“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每个工作室配备1名管理人员,健全工作人员日志簿、党群服务记载簿、来电来访记录簿、借阅资料登记簿、资产接转备案簿,规范日常管理和服务。
“针对非公企业工学矛盾突出、活动难开展等问题,我们采取党员活动日、党员微课堂、网络党支部等形式,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有效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汉阴县月河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吴雄介绍说,今年以来,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党务工作者、企业出资人、入党积极分子600余人次。
分类指导 高效率发挥中心作用
汉阴县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分类培训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群团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了“孵化器”“助推器”“充电器”作用,积极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做好服务保障,带动促进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正常化、经常化、规范化,强化了党的政治核心和引领作用,形成了党建引领、党群共建、助推企业发展的良好模式。
中心将集中区59名党员分为出资人党员、生产一线党员、企业管理党员三种类型。出资人党员侧重“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教育引导他们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生产一线党员侧重“保质保量、安全生产”,教育引导他们与企业同心、创优秀业绩;企业管理党员侧重“提升业绩、树好形象”,教育引导他们增强“厂兴我荣、厂败我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将其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到党群服务中心统一管理,进行集体“孵化”。明确“规范+创新”的党建工作目标,引导企业党组织规范开展组织活动,激发党组织工作活力。定期开展以党员为主体的职工技能比武、岗位大练兵等活动,为企业党员和职工补充“电力”。今年以来,党群服务中心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7名,发展党员6名,指导党组织开展活动10余场次,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党组织缺乏活动场地、设施不完备等难题。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0-07一封来自外交部的感谢信
- 2016-09-21整整两天两夜!中秋夜里的防台抗洪进行曲
- 2016-09-01这个博导也是“小青荷”一员
- 2016-08-31党员福利好?这事有蹊跷
- 2016-08-31路修到哪,党建延伸到哪